泰國米價近期持續下跌,加上種植成本上升,觸發米農不滿。泰國政府周四(20日)推出措施試圖安撫農民,但被質疑欠缺誠意,米農警告本月內會在首都曼谷發起示威。
路透社報道,根據泰國商務部數據,本月泰國稻穀平均價格每噸約8600泰銖(約1990港元),比去年同期大跌30%。儘管在過去10年間,當局已投入數百億美元補貼,但泰國的傳統稻米種植體系仍面臨氣候變化、不可持續的農戶債務,以及創新不足等的挑戰。泰國是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米農是為泰黨為首的聯合政府主要支持來源,今次風波勢打擊政府的支持度。
《曼谷郵報》周三報道,來自多個府的農民當日在首相府外集會,抗議米價下跌,要求政府穩定米價。政府翌日隨即宣布總額18.9億泰銖(約4.4億港元)的支援政策,包括為農民提供延遲稻米出售的貸款、補助儲倉費,以及為稻米加工廠的儲存提供利息補貼。商務部長披差(Pichai Naripthaphan)表示,政府的目標是將米價維持在每噸8000泰銖以上。不過,農民指稻穀的生產成本已高達每噸6500泰銖,要求政府提供協助,讓米價能達到每噸1.1萬泰銖以上。
周三向政府提交要求的大城府稻農代表提提瓦特(Thitiwat Kleepmalai)說,對新措施並不滿意,「政府對農民全無誠意」。他表示,其組織正計劃聯合其他府的米農領袖,在本月內組織一場更大規模的曼谷示威活動。(路透社/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