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周三(5日)發布加強監管網購低價進口商品的政策文件,整合保護消費者、產品安全、環保等政策工具,包括提出取消對價值少於150歐元(約1217港元)包裹的免稅優惠、適用歐盟對商品永續設計和環保包裝等新規定、加強管理潛在危險商品、對第3國交易商推動認知及合規教育訓練等。傳媒報道指由於九成商品來自中國,因此中國三大電商阿里巴巴、Temu、Shein成為焦點。
有歐盟委員會官員在背景簡報會表示,2024年有46億件低價商品進口到歐盟,平均每日1200萬個包裹,當中91%來自中國。另一官員則指根據歐盟國家消費者保護機關提供的資料,目前受檢視的進口危險商品逾70%來自中國。
歐盟委員會表示,歐盟27國僅6國負責監管89%的網購進口商品,對海關造成嚴重負擔,因此他們整合現有管理網絡平台、產品安全等相關法規政策工具,針對低價網購進口商品採取上述措施,要求成員國與歐盟機構合作執行,並在1年內評估成效以推出進一步行動。
有官員指去年進口到歐盟的低價品所給予的免稅優惠,估計讓歐盟少收約10億歐元(約81億港元)關稅,取消優惠後歐盟將推出簡化關稅系統,但關稅金額有待與成員國商討,官員強調新費用是交易商要付,而非消費者。
(中央社)
相關字詞﹕歐盟;中國;電商;關稅 編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