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研究人員在9月號的醫學期刊《新興傳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報告,表示該國一名女子近一年半持續腹痛、腹瀉、發燒和流夜汗等,卻一直找不出病因,獲安排接受腦部手術時,才發現原來有一條8厘米長活生生的蛇蛔蟲潛藏在她腦內,成為人類首例。初步相信是婦人因摘吃野菜,吃了蛔蟲卵所致。
醫療研究報告指出,這名新南威爾斯省64歲婦人於2021年初開始,由持續腹痛、腹瀉,變為乾咳、發燒、盜汗等3星期,久治不癒,之後更衍生健忘、抑鬱迹象。她於2022年中轉往坎培拉醫院求診,經接受磁力共振掃描(MRI)發現大腦右額葉有「繩狀結構」。醫生起初以為是腫瘤,決定動手術,當醫生準備切除「腫瘤」時,才發現原來是一條正蠕動着的8厘米蛔蟲。通過DNA鑑定,確認該蛔蟲叫Ophidascaris robertsi,常見寄生於袋鼠或地氈蟒。
身兼澳洲國立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坎培拉醫院傳染病科醫生的研究報告合撰人森納那亞克(Sanjaya Senanayake)說:「這是有紀錄以來首宗人類感染蛇蛔蟲個案。這也是我們迄今所知,涉及人類等任何一種哺乳動物腦部的首例。」
澳洲醫生調查研究,推斷患者在寓所附近湖區採摘了沾染附有寄生蟲卵的蛇糞的野菜進食,致使患者成了「意外宿主」。寄生蟲還感染了她的肺部、肝臟等器官,才引上述病徵。患者目前恢復良好但仍要接受定期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