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Menu
主頁
每日明報
即時新聞
明報OL網
明報影片
明報健康網
訂戶專享
會員平台
回歸25年
即時首頁
港聞
娛樂
經濟
地產
兩岸
國際
體育
文摘
熱點
焦點
圖輯
新聞總覽
回歸25年
未加密泄400嘉賓電郵地址 慶典辦致歉
2022年6月28日
未加密泄400嘉賓電郵地址 慶典辦致歉
非關中外兩種策略之爭 關鍵重科學顧現實 袁國勇:抗疫要在一國兩制尋出路
指為將來疫情準備 醫療系統應改革 「開會文化 浪費前線時間 集體負責 變集體不負責」
屢爆疫屢建言 多次收死亡恐嚇 袁:都65歲了,還有什麼好驚?
2022年6月27日
林鄭及高官現身君悅酒店 料七一前「閉環」隔離
慶典辦發電郵未設「BCC」 包括陳國基等逾400人電郵外洩 民政局致歉稱屬人為錯誤
周星馳接受央視訪問 談香港回歸25年:7月1日永遠要慶祝
誰應為第二次移民潮負責?(文:吳漢華)
難以想像的「50年不變」下半場(文:何昆洛)
建制料習7‧1演說予港重要指示 倘訪港料參觀科學園西九文化區
鄧炳強:港已實現由亂到治 仍需防三風險
受制97前思維 「經濟好窮人好」非事實 周永新:扶貧原地踏步 房屋成癥結
基本法條文屢成拒改革理由 周:保持資本主義非一成不變
租金物價升幅遠超人工 保安:最低工資名存實亡
邵善波:回應嶺南大學政治學系前系主任王耀宗——回歸25周年時再看香港深層次矛盾
2022年6月26日
駐港部隊: 做港人信任的「過硬部隊」
習出席慶回歸就職禮 未定「來港」 葉國謙:疫情無大變料親至 譚耀宗:任何方式亦顯重視
新班子兩人染疫 梁愛詩:法例沒指定七一宣誓
羅健熙:集會紅線處處 陳克勤:國安法界線清晰 昔示威之都 疫下公眾活動近絕迹
曾健成:公民社會需摸索安全表達方法
黃國:非故意挑戰國安 促高官下台也可
教協前理事:解散後教師只能靠自己 教工會:不談政治爭業界信心
做香港人節目 本土成功才能衝出外地 陳志雲:遷就內地市場好蠢好傻
2022年6月25日
候任司局長、多個政黨歡迎習近平出席慶回歸大會及政府就職禮
採訪慶回歸活動記者須明日起每日核酸檢測 下周三入住指定酒店閉環管理
灣仔會展一帶設水馬陣加強佈防
林鄭月娥、李家超歡迎習近平出席慶回歸大會及政府就職禮
習近平將出席香港回歸25周年大會暨特區政府就職典禮
劉兆佳:習倘不來 是對港防疫沒信心 陳國基曾國衞確診 譚耀宗稱宣誓可彈性處理
指法律界線模糊 自我審查嚴重 李立峯:媒體倘受限 損施政公民質素
新聞自由指數「名列前茅」到「下游分子」 無國界記者:跌幅全球「幾乎史無前例」
在港內媒翻倍 劉銳紹:輿論功能 港人看不看中央不在意
回應新聞言論自由 政府:不違法無限制
【Emily】皇后像廣場花燈 紮作大師伙在囚者製作
【Emily】紅底金黃字 鴨靈號新帆賀回歸
回歸25年餐飲之路 全民foodie 打造美食天堂
2022年6月24日
央視推《我們會更好》MV賀港回歸25周年 容祖兒、陳偉霆與兩內地歌手合唱【短片】
25年無做好的事—— 港人國民身分認同意識薄弱(文:周永新)
陳國基曾國衞染疫 宣誓添變數 葉國謙稱個別感染 不影響領導人訪港
鄔滿海倡推動私營長者屋 研「二合一」公屋 房屋危機潛藏:人口老化家庭變細
鄔:劏房有需求難取締 倡發證書規管
劉勵超促早公布2047地契自動續租 倡丁屋地封頂讓「自然死亡」
劉:土地規劃常搬龍門 促訂5年計劃
周永新:25年無做好的事——港人國民身分認同意識薄弱
2022年6月23日
新渡輪6月28日至29日派1000張免費乘船贈券慶回歸【附派發地點】
【多圖】多名出席官方慶回歸活動者今起每日檢測 范太羅范同讚新班子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深層次矛盾(文:王耀宗)
431呎以下新屋 佔比不足一成升至逾五成 單位愈住愈細 樓價辣招壓不低
「新香港人」成生力軍 屢佔新盤客源兩三成
第五波疫下高收入家庭增 按揭拖欠率未惡化
2022年6月22日
據悉中環廣場外將架水馬迎七一
香港回歸25周年回顧與展望 ——從政權建設到治港人才問題的轉變(文:王卓祺)
包潤石:美純要求華履國際承諾 非顏色革命
劉兆佳:京仍冀港當中西橋樑 助建「新秩序」
【Emily】民研身分認同調查 2%年輕人自認中國人
王卓祺:香港回歸25周年回顧與展望——從政權建設到治港人才問題的轉變
2022年6月21日
康文署公布七一免費開放設施 不包括營地、人造草足球場
《人民日報》引習近平涉港語錄 稱本港將再創輝煌
葉國謙料若領導人訪港將即日來回
民主回歸之痛(文:張炳良)
指國企H股上市是融合最成功例子 查史美倫:堅守國際標準 保港優勢
上任至今僅一大型外企來港上市 查太稱疫下難敲門 認國際業務可做更多
港發展債市 須政府牽頭
張炳良:民主回歸之痛
2022年6月20日
內地資本帳一日未全開放 地位難被取代 陳德霖:內外循環接點 港獨特優勢
據悉獲邀出席七一官方活動者周四起須事先「閉環」、每日檢測
謝邱安儀:零售業生意或不復舊觀 通關亦難即時復蘇 盼減租金助「捱落去」
「一國兩制」的可持續性(文:陳弘毅)
內地資本帳一日未全開放 地位難被取代 陳德霖:內外循環接點 港獨特優勢
市場愈動盪愈有作用 聯匯「基石」毋須更改
金融制裁不用過慮 料有預案
數碼資產未來重點 早部署保優勢
陳弘毅:「一國兩制」的可持續性
辦雜誌為受騙港商討公道 難逃封殺 薛寶仁:再出刊物抨內地貪腐 恐觸國安法
2022年6月18日
【Emily】六合彩回歸金多寶頭獎8000萬
2022年6月17日
「智方便」用戶獎賞計劃 參加回歸慶祝活動獲印花換紀念品【附參加辦法】
指港對國家價值不在政治 應研融入發展大局 梁振英:未來要轉話題 多談經濟
詰問港金融安全 稱社會須增國安意識
內地香港間很多「不知道」 需多解釋
「智方便」錄逾140萬人登記
2022年6月16日
楊森籲中央放寬 「重回2019前多元」 稱既已「止亂」 應降參選門檻重提普選
指50年不變僅口號 葉劉:要順應新憲制秩序
過去制度「過度自由」 田飛龍:民主派需轉型「忠誠反對派」
2022年6月15日
相互了解期望落差 重建互信再論政改 曾鈺成:京港要找兩制最大共識
多民主派符愛國者定義 不能長期排除建制外
新選制確保「愛國者治港」 倡允政黨組織政府
回歸後 2014年首提「全面管治權」
反恐熱線收逾千舉報 蕭澤頤:有信息「絕對需跟進」
【Emily】容海恩同女女玩輕黏土 有黃色
2022年6月14日
蕭澤頤稱警隊七一安保行動總動員 至今未尋獲涉中環槍擊案槍械
釋法到國安法 港法制能適應 馬道立:普通法制可跨越2047
法學泰斗梅師賢:海外法官應留任發揮功能
法官假髮「終會消失」 不應政治化
終院近年裁決 多用集體名義
【Emily】鄧家彪促受助社福機構掛國旗區旗 羅致光:與民政局商討
【Emily】議員搞元宇宙慶回歸展 網上重溫25年大事
歐陽五:香港將進入一國兩制高質量發展期
2022年6月13日
慶回歸前夕 梁君彥提議員勿「請食嘢」避染疫
前瞻港人治港路向 關鍵重建互信 張炳良:失京信任 港須自證能力
中央泛民關係變質 「始於2010年五區總辭」
指過去10年香港令公僕不敢擔當 「想做事定必被兩邊夾擊」
鄧小平84年談兩制 「如果是對的,就變不了」
【Emily】百歲舊油麻地警署 8月開放4日
曾著《大逃港》記錄內地偷渡潮 陳秉安:港「無形資產」仍具優勢
港商引入「樓花」 解計劃經濟困境
同為香江謀 /文.陳星 / 文.陳星
2022年6月11日
康文署多項收費康樂設施7月1日免費開放 慶回歸25周年
2022年6月10日
學校通告邀參加「光榮任務」:七一迎接領導人 學生預先隔離7天
【Emily】何君堯抖音rap 賀回歸25周年
2022年6月8日
七一警隊總動員 嚴防恐怖活動 談《時代革命》 蕭澤頤:倘不肯定違法否就不要看
2022年6月7日
檢視恐怖活動威脅 準備回歸紀念日
李家超提4管治要點 稱發展更開放包容城市
2022年5月31日
香港回歸25周年主題曲《前》首播 28位歌手演唱 學友祖兒華仔有份
2022年5月25日
大灣區GBA新聞:慶回歸25周年 駐粵辦展港懷舊地標
2022年5月24日
康署大型展覽嘉年華慶回歸 按疫情調整防控
稱很多人盼七一釀亂 鄧炳強:保賓客安全
2022年5月6日
梁振英站台 政商千人今為李家超造勢 君悅萬麗留房「一貫做法」 以備領導人七一訪港
2022年4月9日
【Emily】回歸25年 港台炮製特輯
2022年1月24日
三件大事 /文.陳星 / 文.陳星
2022年1月6日
把維港煙花放入旅行篋! / 潘麗瓊
顯示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