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兩岸

內地研製新一代視覺假體 有望助失明患者重見光明 (15:44)

內地科學家團隊借助「腦機接口」技術,成功恢復失明動物模型可見光視力,為失明患者復明提供了新可能。

此次研究今(6日)日在《科學》雜誌發表。復旦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製出碲納米線網絡(TeNWNs)視網膜假體。當TeNWNs假體植入眼底後,可在視網膜中替代凋亡的感光細胞接收光信號,並將其轉化為電信號。在光的照射下,能高效產生微電流,直接激活視網膜上尚存活的神經細胞。

復旦大學集成芯片與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青年研究員王水源指出,國際上有些類似的視覺修復的研究,植入後在腦部還要安裝額外的互連線、供電模塊和攝像頭等。TeNWNs突破了這些傳統的技術局限,具備完全自供電、無須外接設備的特性。團隊更在非人靈長類動物(食蟹猴)模型上的實驗,也驗證該假體的有效性。植入半年後,動物模型均未觀察到任何不良排異反應。

不過報道指出,成果臨牀轉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原因在於眼球、大腦視皮層等處的結構十分精細,且實施手術的區域非常有限。(科技日報)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