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覽4月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目前已開展研製第一台能在月球「打印磚塊」的3D打印機器,透過聚集太陽產生1400至1500℃高溫把月壤熔融,用3D打印技術將月壤「打印」成不同規格的「月壤磚」,用於建造月球科研站。
吳偉仁表示,嫦娥七號預計在2026年前後發射,對月球南極環境和水冰資源進行勘察探測;嫦娥八號預計在2028年前後發射,將開展月面科學試驗和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驗證。(新華社)
「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覽4月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目前已開展研製第一台能在月球「打印磚塊」的3D打印機器,透過聚集太陽產生1400至1500℃高溫把月壤熔融,用3D打印技術將月壤「打印」成不同規格的「月壤磚」,用於建造月球科研站。
吳偉仁表示,嫦娥七號預計在2026年前後發射,對月球南極環境和水冰資源進行勘察探測;嫦娥八號預計在2028年前後發射,將開展月面科學試驗和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驗證。(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