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兩岸

嫦娥六號月球樣品研究成果發表   月球磁場曾反彈 (17:38)

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利用嫦娥六號月球樣品,分析了約28億年前的月球背面磁場信息,發現月球磁場在約28億年前發生了反彈,明顯不同於此前學術界的相關認知。相關成果論文12月20日凌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書慧介紹,月球磁場發生反彈,原因可能是在約28億年前,「月球磁場發電機」的主要能量來源發生了變化,或初始驅動機制再次增強。團隊未來將在此基礎上開展進一步研究。

地球磁場能夠屏蔽宇宙射線,保護地球的大氣和水等宜居要素,形成適合生命繁衍的環境。地球外核中的導電流體運動產生了地球磁場,這套機制就像「磁場發電機」,持續「供電」,使地球磁場長期運行。

現今月球已經沒有全球偶極磁場。但研究表明,月球也曾有過與地球類似的「磁場發電機」。科學界此前認為,月球在42億年前至35億年前期間,存在相對活躍的磁場,強度接近現今地球磁場水平。磁場在約31億年前急劇下降,且此後一直處於低能量狀態。但此前發表的月球古磁場強度數據主要集中在30億年前,月球磁場中晚期演化數據長期缺乏。該研究填補了月球磁場中晚期演化的數據空白。(新華社)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