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今(4日)報道,據河南省漯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近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漯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河南省漯河市一處戰國至漢代古墓葬群開展考古發掘工作。目前,已發掘古墓200多座,出土有青銅劍、青銅匕首等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及漢代的陶器、鐵器和玉器等文物千餘件。
據考古人員介紹,該古墓群在平漯周高速鐵路建設中被發現,墓葬排列有序,分布密集,自戰國到東漢時期延續使用約400年。從考古發掘情況來看,大多數墓葬保存基本完好,文物較為豐富。該區域出土的文物數量多、種類豐富,此前曾在周邊區域發現戰國城墻、道路、大型建筑基址以及漢代鑄幣、製陶作坊等重要遺跡,反映出在戰國和漢代時期郾城古城已經具有相當規模,對於研究漯河古代城市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