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兩岸

內地規定公司企業須登記受益人  稱提高市場透明度維護金融秩序 (21:49)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昨(29日)聯合印發《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辦法》,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以提高市場透明度,維護市場秩序、金融秩序,預防和遏制洗錢、恐怖主義融資活動。

央行網站今天發布《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辦法》內容,公司、合伙企業和外國公司分支機構應當通過相關登記注冊系統備案受益所有人信息。個體工商戶無需備案受益所有人信息。非公司企業法人、個人獨資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及其分支機構,以及境內公司、合伙企業的分支機構暫時無需備案受益所有人。

央行並發布「《受益所有人信息管理辦法》答記者問」,表示推進受益所有人信息備案制度建設,能夠更加清晰明確地反映公司等主體的股權結構及最終控制、受益情況,提高市場透明度,增強經營主體之間的信息對稱和互信,提升交易安全和交易效率,進一步優化內地營商環境。

同時,受益所有人信息備案制度有助於從源頭上防範空殼公司、虛假注資和嵌套持股等違規行為,有助於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有助於預防和遏制腐敗。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均已建立該制度。

央行提到,受益所有人與《公司法》中規定的「實際控制人」有不同之處。首先,受益所有人包括了擁有、控制和收益三個方面的內容,受益所有人既可以是公司(合伙企業)的擁有者,也可以是公司(合伙企業)的控制者、獲益者。其次,受益所有人需要穿透至自然人。「實際控制人」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而受益所有人是自然人。

對於大部分備案主體來說,受益所有人就是最終持股25%以上的自然人,只有存在複雜股權安排的備案主體才需要按照《管理辦法》規定的標準逐條識別。

受益所有人信息是非公開信息,僅供政府部門和反洗錢義務機構在履行法定職責時查詢。(央行網站)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