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迷你倉奪命火】果欄:什麼英雄 什麼專家(文:阿果) (10:48)

「一睇就知幢樓就冧啦!要疏散!」

「仲未死夠人咩?唔應該再叫消防員入去,咁危險!」

「唔入去,場火點熄呀?上面好多危險品喎!」

其他文章:街知巷聞:梅窩神話,本來自成一國(文:陳嘉文)

午後,茶餐廳的電視機播出迷你倉大火現場報道,侍應、食客個個盯着熒幕,七嘴八舌,口水猶似浪花。坐我對面的中年漢,吃了一半終於憋不住,放下封面寫着「林榮基無悔無懼」的雜誌,插嘴討論:「今次消防員真係我哋嘅英雄!」

過去一周,香港人忙於向英雄致敬。

第一個英雄,叫林榮基。自從上周開記者會將經歷大白天下,這名銅鑼灣書店店長馬上成為眾人心中的大英雄,致敬聲音不絕於耳,有記者甚至當眾向他道謝。這星期,林榮基馬不停蹄繼續接受傳媒專訪,盤點細節,剖白心情,百姓一邊閱讀,一邊「滾動」。人人都在慶幸,香港有此等好漢。

第二個(班)英雄,是消防員。一場迷你倉大火,牽動全港百姓心情。大家既關心火勢何時熄滅,更肉緊救火英雄的性命安危。因此,當兩名消防員英勇殉職的消息傳出,奔走相告的平民,個個情緒翻騰,有人扼腕垂淚,有人緊握拳頭。為向繼續奮鬥的消防員致謝,有人到現場高舉橫額支持,也有熱心人送上椰青、西瓜聊表心意。「消防員是我們的英雄」,是茶餐廳食客的感歎,更是此刻港人的集體心聲。

香港人因「英雄」而心情翻滾,不是新鮮事。多年前,我們為謝婉雯醫生抗疫殉職而哀慟,為領隊謝廷駿盡忠職守而佩服,為義工黃福榮奮不顧身而感動。他們的臉容、事迹、金句,早已烙印在港人心裏。毋須臚列歷年英雄片種電影票房數字,我們都知道香港大眾識英雄、重英雄、衛英雄。

英雄原是有血有肉平凡人

而現實不是電影。我們尊敬香港英雄,除了因為他們捨己救人,更因為他們不是超人。所以,每有英雄誕生,傳媒定必落力發掘他們的人性一面。譬如拜讀訪問,我們才知道林榮基的勇敢背後,原是三支煙時間的掙扎;又例如消防員殉職當晚,神通廣大的記者一支箭般公開死者家庭照片,道德上或有爭議,但實際上卻使大眾發現英雄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因而更加肉緊消防安危。

媒體和大眾喜歡攜手造英雄,但諷刺的是,許多英雄不覺得自己是英雄。例如謝婉雯的同窗曾稱,謝當年請纓幫忙,「肯定不是想做英雄」,而是視之為醫生的本分;殉職消防員的同袍司徒先生日前撰文,表明「我們不想做英雄」;連日被記者簇擁的林榮基,亦表明自己毫不偉大,更坦言只是一個普通人。

這些話一方面當然是自謙之詞,但另一方面卻又是實話。大家眼中的「英雄」,其實沒幾多個擁有特異功能,反之,是如你我同樣的一般人。在「英雄行徑」上演一刻,他們想的,是自己盡了本分——職業的本分,以至公民的本分。僅此而已,試問又有何值得追捧?

只要用心人人可以做英雄

但許多人不是這樣想。我們深知英雄是一般人,但卻不希望同樣一般的自己,有天需要離開安逸,變身英雄。誰都期望社會多幾個英雄好漢,但潛台詞卻是:最好與我和身邊人無關。所以,林榮基那句「我都可以,點解你唔可以」,動人之餘,其實亦是千斤沉重;「我們都是林榮基」沒錯很悅耳,但誰能認定,他日遭遇同樣境况,自己可以無畏無懼?某程度上,「英雄」的出現,正填補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懦弱角落。

大難當前,我們藉口無數:我不健碩,醫學知識欠奉,不懂救火,更不懂救人,「英雄」兩字理應與我無關。很抱歉,研究英雄主義(heroism)多年的美國心理學家Philip Zimbardo,前幾年與同僚發表論文,詳列十二路英雄,當中除了最傳統的「捨己為人」式人物,還有whistleblowers、bureaucracy heroes等「特別類型」。針對無形體制的,一樣是英雄。

其他文章:無話應說(文:健吾)

因此他提出「英雄主義的平凡」(banality of heroism )概念,想法跟周星馳不謀而合:老竇老母、阿哥細佬,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成為英雄。

你問,不想當英雄,如何自處?過去一周,不少人忙於做專家。

星期四晚,第二名消防員英勇殉職。那夜,網絡上討論氣氛熾熱,烽火漫天。有人看到外牆有裂縫,認定大樓將倒;有人得知消防傷亡,認為不應再派人進入火場。這些平民觀點,碰上在空氣中言之鑿鑿的獨家消息、真人錄音(如火場樓上是電池倉),結果人人拿着不同版本的「證據」,各執一詞,指點江山。一夜之間,只要聲帶健全,老豆老母、阿哥細佬,人人都可以在電腦前成為專家。

何謂專家?定義是坐擁知識的一群。因為比大眾知多一點點,他們被賦予無形權力,為萬物下定義,就萬事提建議。大樓是否將塌?英國脫歐的後果?平民點知。反之專家手握關鍵知識,可以給出簡易明確的答案。

從來大眾要聽專家意見,要不依靠政府,要不透過傳媒。例如疫症爆發,大家定必留意衛生署專家怎麼說,而記者又會另找流行病學專家提供意見;又如危樓出現,屋宇署當然馬上現身解答公眾疑慮,而新聞報道的結尾,通常還附送一兩位工程師的專業建議。這是專家固定出沒之處。而以前的專家,似乎沒那麼多。

但香港社會在變,專家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也在變。隨着市民愈來愈不信任政府,與政府相關的專家,權威性也被打上折扣。周四下午,茶餐廳氣氛最沸沸揚揚之時,正是屋宇署署長對傳媒堅稱起火工廈結構無問題的時候。沒錯,侍應、食客自知沒有專業知識,論點擺明憑空捏造,但只因「政府」招牌搖搖欲墜,大家怎也不願相信身經百戰的專家意見。毫無疑問,這是管治班子失信於民的後遺症。

以前,傳媒要找一個範疇的專家,來來去去都是(與記者相熟)那幾個。如今社交網絡興起,專家突然無處不在。當人人都是媒體,擁有相關知識的每一人,大可先發制人,發表偉論,影響蒼生。樂觀來看,這造就訊息流通,打破「傳媒—專家」的權力關係,更發掘不少民間知識分子;但另一方面,少了記者的中介、把關,「專家」之言有時難分真假,卻已以秒速蔓延。

如何避免扮作聒噪的「專家」?

又以迷你倉大火為例。過去幾天,每個人身邊突然多了很多消防員朋友,或是朋友的朋友。靠近「專家」,很多人說話突然變得振振有詞,一時說進攻式救火不智,一時說火勢再蔓延會全區爆炸……知識氾濫,訊息爆炸,你一言我一語,一街都是專家。誰是誰非?來源為何?如何求證?很少人理會。又或者,被捲入風眼之中的我們,根本無能為力。

當然,社交平台上眾聲喧嘩已成常態,「專家」當道,除了令看倌心煩,未必對事情有實質影響。但捫心自問,我們不停發表的「高見」,除了有助發洩個人情緒,又有何用?

如何學習成為平凡的「英雄」?如何避免扮作聒噪的「專家」?大火過後,願你我平伏心情,尋找答案。

文:阿果

編輯:高卓怡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原文載於2016626日《明報》星期日生活。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迷你倉奪命火】星期日現場:危險的是人不是迷你倉(文:黃熙麗)

其他文章:【迷你倉奪命火】周日話題:消防員的使命感是如何煉成的?(文:梁仲禮)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迷你倉奪命火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