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世紀.快樂父親節:專訪黃鎮昌:不一樣的爸爸(文:何曉瞳) (10:32)

二○一五年,黃鎮昌帶着三歲的女兒小悅出走台灣,他就是踏着一輛單車,憑着雙腳拉着幾十公斤的拖卡,載着女兒環島遊了十一天。這一趟隨心的「冒險之旅」得到媒體廣大報道,後來更被拍成由郭富城主演的微電影《愛在當下》,自上載到facebook以來,就得到近四百萬的點擊率,這位爸爸在不知不覺間已成為了網民關注的焦點。對於這位「傻」爸爸的舉動,在動容以外亦存在批評的聲音;然而,這些彷彿亦沒動搖過黃鎮昌半點。到了今年的五月,黃鎮昌帶着年僅二歲半的兒子小溢,提着結他、拿着背包和車卡,再次踏上十四日的台灣環島之旅。適逢父親節,記者有幸邀得黃鎮昌來分享這位不凡爸爸背後的故事。

其他文章:旅行與自療(文:趙崇基)

說起「父親」這個身分,令黃鎮昌馬上回顧起他種種在農田生活的童年片段 。從小就在打鼓嶺農家長大的他,爸爸是一名農夫,所以他在六歲之年已習慣擔起不同的「家頭細務」。他笑着說:「那些砍柴燒水、看似危險的工作對我來說也不過是小菜一碟!」他再表示對於農家來說,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沒有什麼日子是沒有天災,而令他從小就明白到人生之中有不幸和困難也是正常不過的事。「那時爸爸也沒有特別去教導或幫助我什麼的。那我很自然就有了一種價值觀:『有事?那就面對啊!』問題總能迎刃而解。」就因如此,漸漸就讓黃鎮昌磨練出一種堅毅過人的性格。談到自己和爸爸之間的相處,黃鎮昌呷過一口茶、想了想,續說:「我爸爸是那種很傳統的男人,我們之間的話不多。平常我們都各自在農地工作,他也許沒有站在我身旁,但我卻覺得他總是陪伴着我,沒有離棄。」他表示黃爸爸其實一直都採取一種「放任」的態度,讓黃鎮昌在生活中自行冒險探索。「我很清晰他給了我一個自由的空間,讓我自行爬樹、爬電線杆、鋸木、砌屋……容讓我去探索不同的事物。」黃爸爸雖然不識字,卻以另一種方式教會了黃鎮昌什麼是愛。我們都會知道,黃爸爸對黃鎮昌的那份愛或沒有掛在嘴邊,但已暗暗藏在那份「放手」的信任之中。對此,黃鎮昌笑言:「男人嘛!愛又何須說出口?」

今年四十一歲的黃鎮昌有着社工、「天使家庭中心」訓練總監、繩索教練、「流浪‧ 生命工程」導師等的身分,但對他來說,他想他不過是個普通的爸爸,如此平凡,也如天下父母般,如此深愛着自己的兒女。如黃鎮昌所言,他所繼承的一套就是從黃爸爸傳承過來的「爸爸的浪漫」;故他對兒女的愛總沒有盡於言語,而是以行動說出來。因為工作的關係,孩子放假的時候,往往成為了他最忙的時候。故他因不想遺憾孩子,所以先後在二○一五年及今年, 分別跟三歲的女兒小悅和兩歲半的兒子小溢出走台灣,以製造一段「在一起」的回憶。

一直傳承下去的愛

提到這趟「親子遊」出走的決定和決心,他聳聳肩笑說:「沒有啦,我最擅長的事就是爬山和踏單車,男人嘛,就是想和孩子做一些我最擅長的事!於是就想親自帶孩子離開香港這個安舒之地,製造一個只屬於我們的歷險回憶。」此時的黃鎮昌笑得份外甘甜。

在剛過去的旅程中,黃鎮昌一如以往地本着「隨心」的念頭,提着輕便的行裝,拉着小溢的小手就踏上一趟說走就走的環島之旅。他解釋:「單車也不過是讓我們前進的載體,我只想單純地陪伴孩子,享盡每分每秒都屬於我們的時間,就是如此簡單。」對於有不少人稱他為「傻爸爸」,黃鎮昌語帶輕鬆地表示:「總有人會覺得放假本應拿來享受,但我卻全都拿來和兒子踏上一段艱辛的旅程,很傻。又人覺得帶年紀小的孩子去冒險,實在太危險,這更傻。哈哈!」「但我很相信,一個人最大的危險正是他不願冒險。因為人永在安舒的地方,沒受過衝擊,根本不會成長,難聽點,很自然會變『廢柴』,而我不願見到這樣。」在說這句話時,黃鎮昌是如此的認真。在黃鎮昌心中,親情也許從來都是一件如此單純而充滿傻勁的事。

其他文章:【Lancôme風波】Tim Cook講過,佢真係有講過(文:何羚)

對黃鎮昌與小溢來說,這十四天旅途的精彩之處或許再已不在於海天一色的山巒與海岸之美或可口的道地美食,而是兩父子之間單純的點點滴滴。在廣闊的天空下,黃鎮昌在前使勁地踏着單車,拉動着身後的車卡和坐在車上的小溢,從天亮到黃昏,就一直在公路、田野、小徑上馳聘。面對着每天十多小時陽光與強風的消耗,相信即使對於眼前身形健碩的黃鎮昌亦非易事,但他卻對此只是笑笑,話題隨之轉向兒子小溢:「厲害的應該是孩子!一個兩歲半的孩童,在又熱又曬的環境下不但沒有『扭計』,還有精力跳來跳去,和我你追我逐,真的不簡單!」黃鎮昌談起和兒子在豔陽酷曬下爬樓梯、在沙灘上拋石子、坐在便行店門前的石階上吃着冰淇淋的點滴時,面上的幸福與動容令當中的「父子之情」不言而喻。他續說:「有些人或許會覺得我好傻,為什麼這些事情我不能在香港做,而要老遠走到台灣吃個冰淇淋。我想,若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我們都能放下香港的一切,每時每刻自然都會成為我們最獨特的回憶。」累了就坐在樹下,拿起結他,父親用粗糙的五指撥動着弦線,然後小兒子從後擁着,唱起林子祥的《每一個晚上》:「已淡忘從前共你度過幾多風與浪……」這種許多都市人失落過的「親子樂」,我們或能從黃鎮昌的憶述中再次找到。

變成安慰別人的爸爸

提到那份總讓黃鎮昌要犧牲和子女相處時光的工作,他坦言讓他堅持的是一份「生命的感動」。黃鎮昌的工作就是以導師的身分帶領不同的孩子離開comfort zone,到野外之地,甚至離開香港,如尼泊爾等地流浪、登山之類,完成一個又一個艱辛的旅程。在這些年來和孩子歷險的過程中,黃鎮昌見證過不少孩子的成長,但讓他最感動的大概就是成為了許多人的「爸爸」。他表示:「其實我在過程中不自覺地擔任了『爸爸』的角色,總會以爸爸的身份和他們相處。」 黃鎮昌表示現在很多的孩子都共同面對着一個很大的問題||大部分的家庭都很破碎,孩子可能是單親,甚至沒有了父母親。「無論是多大或多小的年輕人,每當他們分享到或遇家庭難處的時候,我總會以『爸爸』的身分去擁抱、回應他們。 」「而就在那些得到依傍的時刻,他們總會禁不着飲泣起來。那份安慰到孩子的感覺想來實在『太入心』了。」在說這些話時,黃鎮昌的臉是如斯動容。讓黃鎮昌繼續勇往前行,正就是這份life calling的感動。

在香港這個愈趨功利的社會,大部分的父母總認為兒童從小就要「多才多藝」,對於現今父母總將家變成一個培養孩子去競爭的地方,黃鎮昌嘆息道:「家是講愛的地方,自然帶點單純和脫離現實的浪漫。更重要的是,若你相信孩子未來自有能力去走自己的路,作為家長根本毋須插步,不是嗎?」他所想的,就是讓孩子好好擁抱現在,享受當下依然有權利可以過得「傻」的此時此刻。提到為人父母者,「望子成龍」總是平常的事,眼前的黃鎮昌卻搖頭說不。此時,他呷過一口茶,然後一臉認真地表示:「其實什麼是好?我們總無法為「好」下一個清晰的定義。『好』本身是一個多元而廣闊的詞,當中存在太多的可能。」 「我不『望子成龍』,卻只想孩子成為一個有『溫度』、有情的人。」予他而言,作為父親的最大心願不是看着子女有什麼偉大的成就,而是能看着他們懂得「待人好」,願意對身邊的社群與人有所關愛。

天下父親對子女的愛,或許都是無法盡於言語,而表於行動的。讀過黃鎮昌的故事,筆者相信大家在這位有點狂、亦有點傻的父親身上看到爸爸對子女的另一種培育模式和深深的一份愛與祝褔。願我們都不會忘記,只有時間才能寫下愛,這是黃鎮昌所告訴我們的。

(原文載於2016618日《明報》副刊。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世紀.王德威.導讀:馬家輝《龍頭鳳尾》(文:王德威)

其他文章:【港人在台灣】慢活:樓上書店風景(文:路佳)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