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為了海平面上升而不建三跑?(文:樂鞏南) (09:24)

象牙塔就是象牙塔,教大副教授史坦普頓(Paul Stapleton)過分天真了。在6月10日《明報》的〈經濟增長永無止境:興建三跑 犧牲環境〉大作中,批評港府完全不顧近在2100年因地球升溫,海平面會大幅上升,而為了經濟得以持續增長,掃除了空域限制和環境影響等障礙,讓三跑計劃動工,以應付預計10年後投入服務時,飛機升降增加至每年多20萬架次。史氏指出,顧問報告對於航空倍增效應,倍增溫室氣體造成的地球升溫,似乎完全沒有着墨。史氏估計,至2100年,海平面將較現在高出半米至兩米,認為到興建六跑時,三跑已在水下!

其他文章:【立法會選舉】選舉臨近的行政立法關係(文:阮紀宏)

愚見以為,世界上沒有哪個政權會有那麼「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胸懷,為了可能存在半米到兩米之間那麼大的海平面預測誤差,在沒有決定以視像會議取代商業旅行的情况下而停止發展機場(2001年 「9.11」恐襲之後,確有一段時期無可選擇地以視像會議代替商業旅行,但發覺並不一樣)。

可以考慮的是,如S. P. Li先生5月24日去信《南華早報》所建議的,取締濫用《基本法》說的「航空中心」作為「航空樞紐」的行為。據Li先生了解,目前使用香港國際機場的旅客,有三分之一是轉機旅客,為有關航空公司(英資)賺錢而對香港經濟毫無裨益。他認為,少了這三分之一轉機旅客,加上筆者建議的改用較大機型,需要三跑的日子會大大推遲(最小的機型125座,最大的機型500餘座,最普遍的機型約300座)。

其他文章:【土地政策】踐踏土地正義 梁班子難卸責(文:黎廣德)

有關航空公司將這些本來是要從外埠甲去外埠乙的旅客,先從甲載到香港機場,再轉上往乙的航班,等於是竊取了甲埠的航空公司直飛乙埠的航班的旅客。業界稱之為行使「第六航權」,但事實上民航雙邊協議中並沒有「第六航權」這東西。當然,若甲埠沒有直飛乙埠的航班,那又當別論,可是事實並非如此。旅客也因此受騙,本來一程3小時的飛行變成兩程共七八小時的飛行,加上轉機停留在香港機場的時間,但是機票上寫的只有甲到乙的旅程。表面看來,這種樞紐飛行,整體節省了甲來往乙的兩個航班,有利環境保護,可是甲與香港和乙與香港之間,可能需要增多一共4個航班。

作者是前民航處長

(原文載於2016年6月14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求創新 展創意 再造經濟奇蹟(文:羅仲榮)

其他文章:理性探討 積極向前(文:董建華)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第三條跑道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