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少年的滋味,你懂嗎?(文:何德漢) (13:20)

「選擇就是自由,就算奴隸也有抬頭看天空的自由。」

這是10歲的Nicole在電影《少年滋味》說的一句話,充分表達今天青少年人的心聲。

其他文章:【養兒育女】家教樂:幾錢?(文:陳為建@進步教師同盟)

這齣電影是一套社會處境的紀錄片,沒有高潮起伏或扣人心弦的劇情,卻以九個香港青少年人的訪問內容編成的「樂章」,呈現出一個早已被成人世界常態化的問題──青少年人無法在香港的現實環境中達成他們心中的夢想。

電影中的青少年人來自不同的階層及成長背景:從就讀名校的中產一族,到基層家庭、單親家庭、被同輩欺凌的、內地的新移民、甚至是獲獎無數的青年義工等,他們面對着不同的成長問題,但同樣不被家人或社會認同或理解。

聽聽少年心底夢

16歲的Angel是名校的風紀隊長,品學兼優,課餘時候熱愛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及音樂表演。然而當問到她的將來,卻竟然感到前路茫茫,對於自己只能現實地跟着世界大方向前行,更是眼紅紅地飲泣。

一個在成人眼中前途無限的青少年人竟然為到將來而感到無望:「覺得實現不了的夢想,說出來也沒有意思。」在台上表演的她展現了自信、煥然一新的面貌,這次可能是她應付DSE前的最後一次表演,然而表演完了媽媽沒有和她合照便走了,言語間Angel流露着不被肯定的失望。

也許成人的世界只會認為「少年不識愁滋味」,昔日「那些年」的經驗告訴他們要發奮讀書、入大學、晉身專業人士行列、高回報及安穩的工作才是香港人成功的主流價值。因着兩代人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成長,上一代的社會資源不及今天般豐富,「搵食」是生活最大的目標,夢想卻是「離地」和不實際的東西。

或者我們需要思考一個老掉牙的問題:我們有沒有聽過孩子們的心聲?他們並非什麼也不懂,只沒有說的機會。正是他們知道心中追求的東西不會被我們或功利的世界認同,於是選擇不說好了,然而《少年滋味》卻是一齣讓他們發聲的紀錄片。

折射成人的社會面貌

電影雖以青少年人的訪問為主軸,但背後突顯的卻是他們父母的價值觀和人生取態,呈現出今天社會畸形的面貌。

以Vicky的父母為例:兩人同是中學老師,一心想她成為醫生。16歲的Vicky熱愛唱歌,卻被父母看作是「不安定、家族沒有人做的演藝事業」:這對中產父母那種「堅離地」的形容更是叫人哭笑不得。他們的期望為Vicky帶來沉重的讀書壓力,在訪問中Vicky沒有大聲說不反抗,但是她即時的身體語言已表達了那份無奈和失望。

其他文章:【教育政策】公平社會還需公平教育(文:楊志剛)

還有10歲的芷蓉:年紀輕輕考獲八級鋼琴,這是媽媽給她鍛煉的「成果」。在芷蓉的口中每日生活只有練琴、練唱歌、做功課和上學,卻被媽媽視為小孩子必然的生活程序。電影拍攝了芷蓉練琴的情況,叫人深深體會這位「虎媽」沒有笑容時的氣場。只有在表演時媽媽看到芷蓉而感到驕傲,但在表演台上的她卻是目無表情。

或許成人們認為要給青少年人多一點鍛煉,然而這些鍛煉不必由他們製造出來,每個年代自有他們面對的困難,並且懂得追尋對自己有意義的目標。正是今天成人們為着他們過分地安排,將一些自己未成之事(Unfinished Business)硬套在他們身上。昔日上一代為着生計而努力不懈上位脫貧,為生活而擔憂,然而今日經濟的進步、社會環境的改變,一些青少年人面對的經濟壓力減少了,卻甘願放棄穩定平凡,離開主流上位的道路,開展自己的生活,成為了今日社會的不同年代的矛盾。

不同的處境‧卻同樣地「被選擇」

事實上不只是來自中產家庭的青少年,就是成長在基層環境的青少年人縱然心中有夢,但因着他們的處境,最後只有無奈地選擇現實:15歲的樂恩喜愛文字寫作,坦言想過成為作家,並且也有參與Cosplay活出另一個她。電影中沒有直接談及她的家庭狀況,但她卻表示因為需要養家而不敢輕言夢想:「在香港,為了追夢而放棄現實,會好大件事。」

除了Nicole、Angel、Vicky、芷蓉、樂恩,還有受著同輩欺凌的凱婷(因著身體的外型被社會邊緣化,迷惘的她似乎看不見未來)、由青海來港定居受着本地人歧視的新移民華仔(肯定和明白來香港的意義,卻又不喜歡香港)以及喜歡哲學思考、同學們覺得有點古怪,但又擁有漂亮嗓子的Brian。

「義工王」成為故事的終章

以上的青少年人各有不同的問題和困惑,導演張經緯卻因着每人的獨特之處更立體地拼湊出《少年滋味》的樂章,然後再以24歲的Paul成為「協奏曲的終章」:他不是當日萬人合唱的表演者之一,明顯跟其他受訪青少年人的年紀大了一截,同時他已經出來社會工作。難道今天他的現況將會是這些青少年未來處境的推想?

Paul一直積極參與義務工作而堪稱「義工王」,一心希望想做老師,卻又考不到教育學院。如今的他沒有一份「正職」。即使他是獲獎無數、充滿着正能量的年青人,也不被母親的認同和肯定:「新一代無憂無慮,我不知怎樣將他扭轉……走回正常人的路。」結果Paul流露出煩厭、無奈的表情。慶幸EQ甚高的他卻能頂着來自他人的壓力。在成人眼中可能因為他實踐不了心中理想而逃避面對,但是對他來說當下的生活才具意義,也更加可以肯定自我。

導演張經緯表示自己和青少年人的想法也有分別,但是對於今天他們的處境,張經緯卻肯定我們仍要相信青年人。隨着歲月的流逝,到底今天的成人也會漸漸老去,未來的一切也會交到他們手中,並且將來也由他們面對和承受。

(原文載於作者網誌。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街市及墟市是重要的政治議題(文:李浩暉)

其他文章:《少年滋味》你們不知道的事(文:程思傳)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電影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