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少年滋味》:而今識盡愁滋味(文:日光) (10:16)

《少年滋味》,公映前,推介口碑已不絕於耳。首映禮,導演張經緯歸功於兩名年輕剪接師,八十後梁樹滿和九十後謝兆邦。張導說:「同事覺得我第一cut剪得很『老餅』。」於是,交由兩人再剪。我問謝兆邦一問題,他幾乎回我一篇短文,「主題也是從訪問中發掘的,首個接觸的是10歲Nicole,當導演問她最喜歡什麼時,我以為她會答玩具呀、iPad,怎料她竟笑笑口說『自由』,再說什麼奴隸選擇也是自由,但她愈是笑,我就愈感心酸,上一代承受的苦我們永遠不會明白,我們這代物質上的確幸福,可是身體忙碌、心靈壓力,又何嘗不是苦呢。」

其他文章:訪《少年滋味》張經緯導演:走自己的路!(文:《評台》編輯部)

《少》調子明亮,同樣探討年輕人內心,少了《KJ音樂人生》的沉鬱。剪接利落,由10歲到24歲,9位背景不同的受訪者,形成強烈對比,衝突面前,稍稍一扭,化成幽默,讓年輕人說話,家長話語稍為掩抑,突顯兩代人的心態和期許有落差,家長搬出獅子山精神,對年輕人評價,總是「少年不識愁滋味」。就如義工王、欲當教師的阿Paul,其母嘆道,這一代人物質生活豐富,生活太好,未捱過,希望兒子重回「正軌」,因為他放太多時間做義工。

《少》同時是謝兆邦的心聲,家人反對入行,憶起當時迷惘,明明難得有機會拍電影,可是每天卻想放棄,害怕未來,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在胡思亂想之際,他碰上此片,看到同代人面對着同樣問題,盼藉此發聲。

為生活,她明白要「養家」,15歲的樂恩擱下書本和寫作,去動漫節做Cosplay兼職;她想當作家,亦深明寫作難成正職,但她依然寫,文字成為了過場畫面,有時力量,是你看不見,卻感受到,〈玫瑰色以外的黃傘〉寫道,「我身邊的人已再也不政治冷感了」,看似輕描談寫記錄,卻說明了傘運對新世代的轉捩點。Nicole說,「有得揀就是自由」,「就算奴隸也有抬頭看天空的自由,望望天空的自由都是自由」。我們都害怕失自由,可成人真的了解自由是什麼?

(原文題為〈而今識盡愁滋味〉,現題為文摘版編輯所擬。原文載於2016年6月3日《明報》副刊。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家明雜感:《初戀無限Jam》人生的搖滾課(文:家明)

其他文章:《少年滋味》:香港掠影(文:楊阿倫)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