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推動環保豈止是電動車(文:歐陽杞浚) (11:22)

電動車在香港逐漸地廣泛地被使用是否值得喝彩?大部分香港市民都留意到近日在香港路面多了很多Tesla(特斯拉)型號的車輛行走,而該公司最近亦宣布將會在香港推出經濟實惠的新款電動車。雖然新車要到2017年才投入市場,但此消息在公布後,Tesla在港的3間陳列室都紛紛出現排隊輪候的情况。Tesla行政總裁Elon Musk當日在發布會強調:「推動全球轉用可持續發展的交通工具是非常重要的。」香港政府在推廣使用電動車方面亦實施了不少措施,例如在不同地區安裝了過千部電動車充電器供公眾使用,以及為購置電動車輛提供稅項優惠等。而香港政府所成立的推動使用電動車輛督導委員會亦由財政司長曾俊華親自擔任主席,此委員會的成員包括6位局長(環境局、運輸及房屋局、發展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創新科技局),以及業界的商業領袖,這足以證明香港政府對推廣使用電動車的決心。

其他文章:【城大塌屋頂】管好屋頂綠化政策(文:梁美儀)

與此同時,香港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已名列世界第一,港人出門時有90%的行程是以鐵路、巴士和小巴等作為交通工具的。加上鐵路網絡不斷的擴大、電動巴士的引入和電動私家車使用量的增長,是否意味着香港定能擁有全球最能夠持續發展的交通運輸系統?

但事實卻非這麼簡單。

香港在可持續發展交通政策的制訂上,最少有3方面落後於其他國家,分別是路面空間和擠塞管理、科技運用,以及將步行和單車納入為交通模式。

管理路面空間和擠塞問題

從現今香港日益惡化的交通擠塞狀况來看,證明香港缺乏長遠的道路使用策略。香港的擠塞問題就像癌細胞一樣不斷地擴散,現已由中環蔓延至整個港島北、九龍東(理應是未來的第二個核心商業區)、沙田、將軍澳、屯門,甚至是元朗。歸根究柢是近年車輛數量不斷飈升之故,而這急增主要是私家車的增長所導致。從2006到2016年間,私家車的數量由以往的39萬輛增至57萬輛,增幅達46%,然而,同期的香港人口增長率不到7%。而在過往10年的新增車輛總數中,單就私家車已經佔了95%的總體增幅。以香港每年平均少於1%(以公里計)的道路建造增長率而言,香港路面現已不能負荷近年私家車的5%增長率所帶來的流量。

香港作為國際一級城市絕不能輕視不受控的車輛增長速度所帶來的影響。隨着擠塞增加,在路面行駛的公共交通工具,例如巴士和小型巴士(佔總公交載客量一半)的行車時間已顯著增加及有惡化迹象,令乘搭公交的服務質素下降。由於鐵路網絡並非遍佈香港每一角落,而且繁忙時段的鐵路車廂擠迫,都是促使不滿意公交系統而又有經濟能力的市民購買及使用私家車的誘因。這便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路面出現更多的車輛,然後更多人為了舒適和方便而希望擁有私家車,這正正是香港在過去的5年至7年內所發生的問題。其實道路好比一個城市的血管,一旦出現堵塞,經濟活動就會減慢。相信沒太多的國際頂尖人才願意在嚴重擠塞的地方生活,而往往亦有些國際城市的經濟潛力亦因為擠塞問題未被充分發揮。

善用智能科技

香港在透過科技運用去造就可持續發展的交通運輸系統和營造「智能城市」方面,一直顯得保守和落後。縱然香港擁有世界級的發展基建能力,卻未能高瞻遠矚採用由智能科技驅動的道路需求管理。現時,很多城市已投入巨資安裝智能感測器和攝影機等科技系統,24小時全天候管理交通流量。若有車輛違例泊車,交通控制室會自動發出罰款通知書予車主,而並非單靠警方到場執法(香港交通警員有六成的執勤時間耗掉在處理違例泊車上)。今天,像倫敦這些意識到交通擠塞問題的城市,都紛紛引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統,以自動和實時的方式去管理主要幹道的交通流量。每當系統偵察到路面交通情况欠佳,系統就會自動計算並調節交通燈信號的長短,務求令交通盡快回復暢順。在新加坡,當地政府已成立工作小組籌劃自動駕駛車(即無人駕駛汽車)在可見的將來普及應用。透過與商界合作,新加坡現正將研發了的無人駕駛技術,試用在巴士、召喚式的私家車和穿梭巴士等服務上。香港作為世界級城市必須銳意創新,投放更多在科技運用和研發上。

推廣步行和騎單車

香港尚未充分利用步行和單車作為最環保的交通模式。放眼世界,國際城市近期已採取新政策來促進這類非機動式運輸。現代城市已愈來愈意識到以短程出行而言,步行其實是最有效和最環保的交通模式,因而投放大量資源用於擴闊行人路,甚至利用原有車路來建造綠化的行人專區等等。以紐約時代廣場的行人專用區為例,此舉令道路交通量急劇下降,同時有助改善空氣及吸引更多遊客在該區漫步和購物。這些措施在實行初期每每遇到政治上的困難,但當施行不久後,市民往往能欣然接受。

總括而言,我們必須了解推行真正可持續的交通運輸遠遠不止是高呼增加採用電動車,或是提升巴士車隊及高污染性的柴油貨車而已。更全面的解決方案需要我們為將來重新審視和建構更環保的城市空間。這些都需要有前瞻性的規劃以及執行。除了需要願景,亦需要相關知識誘導正面的社會討論,為真正落實可持續的交通運輸邁向新里程。

作者是思匯政策研究所董事

(原文載於2016528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強積金】強積金對冲的存廢應先釐清立法原意(文:朱浩霆)

其他文章:【六四27年】駁港大學生會的六四觀點(文:曾志豪)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