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能源政策】兩電迷信天然氣 能源歪路全民皆輸(文:黎廣德) (10:22)

荷李活影星兼聯合國氣候變化特使里安納度‧狄卡比奧,在今年世界經濟論壇獲頒「水晶獎」以表揚他對環保事業的貢獻,他向在場的全球商界領袖直言:「我們不能再任由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企業決定人類的未來。那些以維護一套破壞性制度而獲利的企業,否定以至隱瞞氣候變化的證據。夠了吧,你們懂的,世界懂的,歷史會把這毀滅的罪孽放在它們腳下。」

其他文章:改變以車為本思維建設長者友善社區(文:龍子維)

只要稍為了解氣候危機如何嚴峻,狄卡比奧的說法一點也不過火,因為全球195個國家領袖已於去年底達成《巴黎協議》,致力限制全球變暖遠低於攝氏兩度,所以放棄化石燃料,改用可再生能源是唯一出路。

電力公司與商界建構的迷思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正當大家以為香港號稱國際都會,必定領先群雄,加快建設可再生能源之際,兩家電力公司宣布研究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中電更擬加建兩台600兆瓦天然氣發電機組。與此同時,兩家電力公司早已完成各建一個離岸風電站的計劃,但多年來束之高閣,令香港未來更倚賴化石燃料,究竟我們活在哪個星球?

多年來電力公司與商界合力建構一套迷思:香港地少人多,沒有條件發展可再生能源,昂貴玩意不適合香港。多數人不懂驗證,加上電力公司搞幾套微型樣辦風電站或天台太陽能發電裝置,目的不是研究如何提高效率,而是變身觀光景點,向前來參觀的市民學生「證明」這些玩意不適合香港。久而久之,不少人信以為真,於是開發可再生能源的討論便在公眾領域消失。

不要以為狄卡比奧責難的石油公司全是海外企業,香港的罪孽不遑多讓。

可再生能源 香港潛力豐厚

政府中央政策組委託香港理工大學進行研究發現,只要善用全港大廈天台和公共空間安裝太陽能系統,可以供應全港發電量逾14%。若再運用總面積達23.8平方公里的17個水塘安裝浮動太陽能電站,光是太陽能已可供應全港兩成電力,比不少歐洲國家的太陽能發電潛力還要高。再加上離岸風電,香港可說是擁有豐富可再生能源資源的城市,但港人多年來被大企業洗腦而懵然不察。

真相擺在眼前:香港可以大幅減低對燃煤或天然氣發電的倚賴,非不能也,實不為已。誰在阻礙香港追上國際潮流?

維持現狀的動力自然是巨大商業利益,最少有三股勢力。其一是電力公司,它們跟政府簽訂的監管協議可保證利潤為固定資產淨值的9.9%,加上財務槓桿,足令股東投入資金的年回報高達20%,可說是獨步全球,當然不願做任何動搖老本的大動作;其二是商界大企業,現今的電費結構明益大額用戶,變相由住宅用戶和中小企補貼大商家,採用可再生能源有機會加大電價浮動範圍,雖然對商界長遠有利,但他們寧顧眼前利益;其三是政府官員,由於任何改動均須得罪大財團或花氣力說服公眾接受,他們自然傾向少做少錯。

有一項非常重要卻幾乎無人留意的事實:每位香港人每年付出逾萬港元補貼煤炭石油天然氣企業,卻以為自己在享受便宜電費。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研究報告,2015年全球對化石燃料的能源補貼高達5.3萬億美元,佔全球國民生產總值6.5%,主因在於政府徵稅率過低,未能反映這些燃料使用時對環境和公眾健康的損害。放諸香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計算2015年能源補貼高達96.4億美元,其中67億美元為空氣污染及20億美元為氣候變化的損失,以燃料分類其中81%用於煤炭和近7%用於天然氣。由於電力佔全港能源使用量54%,因此保守估計全港市民每人每年支付隱形電費起碼5600港元,只是並非直接向電力公司繳交而是通過其他稅費支付,所以大家毫無感覺而已。

改革能源補貼 設立上網電價

由於環境局正與兩間電力公司就監管協議就2018年續期條款展開談判,今天是改革能源結構的關鍵時刻。首要任務是設立上網電價和規定可再生能源優先上網,鼓勵太陽能和風電投資。參考廣東省南方電網收購太陽能電價是人民幣0.98元,比煤電0.47元高逾倍;由於本港一般電價是1.2至1.4港元,兩電應以每度電不低於2元的價格收購民間太陽能發電,自然可以刺激市場投資。政府只需配合開放水塘和公共空間,便可為全港帶來巨大商機,刺激科技創新,例如建築物外牆或水上浮動太陽能電站,香港都有優越的天然條件。

事實上,電力公司並不反對可再生能源,例如中電在回應政府諮詢的文件中便明言支持推行上網電價先導計劃。與其花公帑繼續補貼煤炭石油企業每年賺大錢,相信市民必然寧願補貼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最終保障公眾健康和減少污染,令全社會更公平更大得益。

平情而論,兩電建議在索罟群島東面的香港南部海域建造和營運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佔用約8公頃海面,比在陸地興建接收站佔地少得多,連帶的環境影響也可能較少。由於兩電增加海外購入天然氣的渠道,毋須百分百倚賴幾千公里長的大陸「西氣東輸」管道,可提高將來港方議價能力。儘管如此,這些工程優點不能單獨考慮,干擾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標。

為了香港整體長遠利益和承擔國際減排責任,政府和兩電均應把「訂立上網電價、鼓勵可再生能源」視為第一要務,只有當達成共識後,才考慮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或加建燃氣發電機組,而一切決策均應當在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框架下決定優次時序。

大勢所趨,對香港最有利的能源策略是加入由17個先進城市組成的「碳中和城市聯盟」,訂立80×50目標,務求在2050年減碳80%,盡快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里安納度‧狄卡比奧在領獎感言中還有這一句:「除非我們把化石燃料繼續長埋地下,地球便無法救活。20年前我們以為這是無可救藥的毒癮,今天我們有戒掉毒癮的辦法。」

作者是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

(原文載於2016519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全城念力大行動(文:梁美儀)

其他文章:【今日中國】一個從不認錯的政府有前途嗎?(文:丁丁)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