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四大天王鬥韌力(文:石琪) (11:04)

黎明逢凶化吉,面對危機發揮隨機應變的奇能,立即被封為娛樂圈頭號「特首」,為近來暴雨驕陽、陰晴莫測的香港帶來一些驚喜。

其他文章:黎明再來(文:陳文敏)

不少人以為黎明過氣了,這次演唱會更是頭頭碰着黑。但結果反而使他翻生。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或許天算就是考驗,能夠克服難關便有好運。

黎明和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被吹捧為「香港四大天王」很久了。其實天王天后、大師宗師、男神女神等流行封號滿天飛,十分超現實。不過時間證明這四位韌力很強,成名至今數十年雖有浮沉波折都能反彈,並非浪得虛名。

我不是歌迷,只留意他們在銀幕上的表現。這四位無疑都演過很多庸俗影片,但多年來各有可觀之作。劉德華不必說,他做監製亦有貢獻。郭富城去年演《踏血尋梅》也狀態甚好。我認為黎明演出最佳是《甜蜜蜜》和《三更》,近作《消失的愛人》反應不好,實際上黃真真編導這部現代靈異片有些構思不俗,只惜尚未好好發展。張學友近年好在常與新導演合作,在《月滿軒尼詩》、《一個複雜的故事》、《赤道》和《暗色天堂》都落力嘗試不同型格的角色,演技比他當紅時期多變了,顯然寶刀未老。

六十年代出生的「四大天王」現已中年,應可繼續施展,鬥韌力鬥變化,彼此良性競爭。問題是香港製造明星的黃金時期似乎一去不返,新世代出頭機會遠遠不及大陸、台灣和韓國的對手。有舊星亦要有新星,各有精彩才正常。

(原文載於2016年5月14日《明報》副刊。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黎明(文:林燕妮)

其他文章:《後殖民食物與愛情》重演:第一代本土派也斯(文:甄拔濤)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