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經濟

【豪言壯語】從Made in China 走向 Made by China (19:30)

即使步入「L型經濟」,中國企業到海外「爆買」的情緒仍然高漲。與中國遊客去日本買馬桶有所不同,中資企業的「爆買」,不止是收購項目,更想把國產技術輸出。這不是20年前某種零件''Made in China'',中國人希望世界各地的大型工程未來都是''Made by China''。

但在核電行業,中資正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國企中廣核投資在英國核電項目HPC(Hinkley Point C),是中資企業迄今最大型的海外核電項目,可是項目現在幾近難產。

HPC項目原先由法國政府旗下的法電集團承擔,中廣核去年入股33.5%,預計承擔60億英鎊投資額。但醉翁之意不在酒,HPC項目只是中廣核的踏腳石,因為根據條款,若HPC順利建成,緊隨其後的是BRB項目。BRB由中廣核佔66.5%並主導建設,項目所使用的技術,是中國自行研發的「華龍一號」技術。

可惜,中廣核的如意算盤似乎打不響。近日有傳法電內部不想落實投資該項目,而聯合國亦罕有發聲,批評英國在批出HPC項目時,沒有考慮到鄰近國家的環境風險。

如果HPC無法成事,''Made by China''的BRB項目亦會停滯不前。而即使HPC項目順利落實,BRB項目亦要交由英國政府進行長達5年的技術審批。

「中國的」是否真的「會爆炸」,理應留待監管機構評論。但英國媒體近日開始製造輿輪,質疑「華龍一號」技術的可靠性。事實上「華龍一號」並沒有任何事故的紀錄,說句公道話,即使是成熟可靠的技術,一旦被標籤了''Made by China'',西方的監管機構從來不會輕易放行。安全考慮只是表面的說法,歐美大國的真正顧慮,是不想中國手握關乎民生的命脈。

如果大家忘記了中海油的失敗個案,近年華為和中興在美國的遭遇,相信仍然歷歷在目。中海油在2005年欲收購美國油企優尼科,被美國政府循「能源安全」的方向審查,最終逼使中海油退出;而2012年美國眾議院曾經指控華為及中興,認為它們透過美國的網絡竊取國家機密,華為最終宣布放棄美國市場。

西方國家不想中國沾手關乎國家安全及民生的領域,現在英國的核電項目亦面對同樣處境,即使英國首相卡梅倫願意為五斗米折腰,監管機構卻不會輕易罷休。別忘記,歐盟當初之所以對長和收購英國O2進行審查,正是應英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的要求。中廣核的''Made by China''中國夢,恐怕亦不會一帆風順。

文濤

 

其他新聞:

本港首季GDP增長急跌至0.8% 遠遜預期 四年最差

人行:4月新增貸款5556億人幣按月跌近六成

【港股收市】恒指全周挫390點 五窮月首兩周勁插1348點

●Like「明報財經 mpfinance」fb專頁!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