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課業壓力是學生自殺的元兇嗎?(文:葉兆輝、陳映燁) (09:27)

早前香港發生學生接連跳樓自殺事件,台灣的媒體也注意到此信息,做了不少相關報道。目前香港教育局已經組成專案小組針對這些個案深入探索其自殺成因;然不管台灣或是香港的媒體報道,往往暗示繁重的課業壓力、父母對學業成就之期待,以及學校對於課業的要求是重要的壓力源。

其他文章:【學校休整日】星期日現場﹕全港首個休整日師生學習放空(文:黃熙麗)

其實根據流行病學的數據,傳統上東亞國家青少年自殺率相對於西方國家其實是比較低的。在香港,於2014年小於29歲的自殺率為每10萬人4.6,整體自殺率是12.2,年輕人自殺率與總體自殺率的比值為1:2.6。台灣小於29歲的自殺率為5.2,整體自殺率為16.2,年輕人自殺率遠低於全人口自殺率,比值為1:3.0。西方青少年自殺率是相對高的,例如於2012年,美國小於29歲自殺率13.5與整體自殺率13.7的比例為1:1,英國小於29歲自殺率6.0與整體自殺率6.9的比例為1:1.2,澳洲小於29歲自殺率12.8與整體自殺率11.6的比例為1:0.9。

如何解讀東西方青少年自殺差異?

此可見台灣與香港年輕人自殺率低,而且佔全人口自殺比例也比較低。過去西方研究顯示,青少年自殺的主要危險因子為酒精與藥物濫用、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科疾病,香港與台灣媒體所指涉的「課業壓力」很少是西方研究點出的青少年自殺危險因子,也就是說當前西方研究所呈現的青少年自殺圖像往往是一群行為偏差、衝動控制不良、用酒嗑藥、不事生產與社會扞格不入的問題人物。相信飽讀西方文獻的許多台港精神科醫師被問到「青少年自殺的危險因子為何?」,浮現腦中的景象就是這樣一群對人生失志、憤世嫉俗、行為張狂不羈的脫軌年輕人。

但回過頭來看我們的青少年自殺,似乎在我們心目中,這群提早結束生命的年輕人圖像與西方教科書上提供的全然不同。我們看到一群活在父母師長期待下,被日日的考試、補習與分數多重制約中日漸消磨的慘澹年少。這群青少年不是在紙醉金迷下脫軌的一群,卻是在父母師長關愛的目光審視下,追求完美然而身心背負壓力、質疑自己的能力、擔心課業不及他人的焦慮年少;也有些則是學習能力不及他人,被標定為「學習障礙」,求學路途充滿心灰挫折也往往受排擠的失落青年。到底台港以及東亞儒家體系下「唯有讀書高」的傳統,對於青少年自殺的影響為何?傳統上我們的青少年很少濫用毒品,比較重視功課表現,也同時自殺率是低的,但最近香港一連串的自殺事件後,這種成績至上的士大夫觀念卻被認為是學生自殺的主要壓力源,教育系統承受許多社會批評的聲浪。但從事自殺研究學者以及臨牀從業人員應該要回頭檢視——我們該如何解讀東西方青少年自殺之差異?東方重視課業的傳統對於自殺而言必然是危險因子嗎?這樣我們又該如何解讀東方青少年自殺率比西方低的「傳統」?

其他文章:透視十年﹕回歸我們從未認真準備過(文﹕呂大樂)

渲染後似被「正常化」 成容易選擇

亞洲國家傳統上十分重視課業表現,父母師長對於青少年的監控程度比較高,相對於西方而言,比較不鼓勵青少年獨立自主。在這樣的社會文化氛圍下,可能使得青少年比較少失序脫軌的偏差行為(deviant behaviors);但另一方面而言課業壓力、父母期待、學校同儕與師長之間的比較,就是我們青少年天天得面對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原本我們青少年在這種東方大家長式的高壓管制下,或許自殺行為可以被「管控」在低點;但一連串學生跳樓事件,引發媒體大量報道,自殺行為在一連串自殺事件後,漸漸被公開化、合理化、大眾化——過去或許是「偏差」、「丟臉」、「不名譽」的行為,經過大量渲染後,自殺行為似乎被「正常化」(normalization),不再是「偏差行為」,而是「常見的壓力反應」、「許多人都這麼做」、「課業壓力太大」、「壓力大時自殺是一種選項」。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青少年自殺從偏差行為轉換為壓力反應或是對當下人生情景的抗議,許多原本沒有把自殺當作選項的青少年,在自殺被「正常化」以後,自殺可能變成簡單而容易的選擇。

深入探索 防止悲劇再現

我們必須進一步了解這些自殺青少年的成因,了解學業壓力在青少年自殺所扮演的角色,也得評估媒體大量報道是否影響青少年或是一般大眾對於自殺/死亡的看法。另外根據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的分析,在過往34樁的中小學生輕生個案中,他們都面對不同的困難,引發的原因各有不同,如精神健康、情緒、適應和人際關係等問題。現有數據顯示,兩成個案涉有接受精神科服務,近五成涉及情緒問題及學業問題和多於七成涉及與朋輩或父母的人際關係問題。當中超過八成個案有多個複雜的原因相互影響造成。所以,每一樁自殺悲劇後面的成因都是複雜的,但身為防止自殺研究學者以及臨牀工作者,我們得深入剖析社會、文化以及媒體如何鏤刻這些學生的自殺旅程。逝者已矣,但他們交給我們許多生命故事,留待我們深入的探索,查找不足,防止這些悲劇再現,也許這是社會對這些逝去的年輕人及其家人的一個交代,從中找出希望來傳遞給新一代的年輕學子。面對摰親的離逝,別人未必能明白,但毋須要孤獨的面對。在社會中,政府和很多的非政府的志願團體都可以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援。只要有需要人士願意走出一步,我們都願意與你同行。本中心設立了一個「與你同行」的網站(www.csrp.hku.hk/wecare),為社會中不同的持份者提供一些資訊,希望提升對防止自殺的認知和分享一些經過驗證的策略,也包括前線工作者和一些感人的分享。透過政府在政策、措施和資源的配合及各持份者的參與,希望能夠有效地幫助青少年人健康成長,建立一個邁向零自殺的校園。

作者葉兆輝是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

陳映燁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台灣國立陽明大學教授

(原文載於201653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學校休整日】星期日現場﹕休整日(文﹕李凱琳(中四生))

其他文章:坐在救生艇上指揮沉船的香港(文:鄭立)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