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經濟

【羅仕揚blog】人頭 (20:23)

一個深夜的決定,就在一宗大新聞公布後的幾個小時內,服務多年的舵手突然被撤。是因為節省成本而無奈裁員?抑或是因為害怕得罪權貴而自毀長城?當然,官方的答案永遠是前者,不過時機上的巧合總會引發聯想。如果因節省成本而裁員是真相,高層也不用急於在此敏感時機去行動,以免招人口實,大可拖多幾日,甚至拖多一兩個月才做。我才不相信,去年盈利還算不俗的《明報》母公司世界華文媒體(0685),情況差到連支付一個執行總編輯多一兩個月人工的資金都沒有。

 

事件還在發酵當中,不過更令人動容的是明報工會提出,願意透個員工自願參與節減資源方案,希望管理層收回成命,這是何等悲哀的一件事!以前曾看過我尊敬的陳惜姿老師,與《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的筆戰,即被稱為「日月怪談」、有關記者工資的討論。陳老師為記者抱打不平,質疑為何記者必然是低薪的宿命,更指如果報館賤賣年輕記者的理想,會勸學生別加入這一行。記者本身低薪是已認知的事實,工會提出的方案,等同是犧牲本已剩下不多的自己,以換回一個被裁走的同事。這對於從事金融業、早已習慣「自己顧自己」的我來說,確實是件難以想像的事。

 

新聞自由、行業操守,先撇開不談,身為財經人,我想討論的是裁員這回事。裁員是節省成本的其中一個方法,亦是最普通的做法。過去幾年,大笨象滙豐(0005)裁過員,風光不再的渣打(2888)裁過員,其他投資銀行以重整架構為名,暗地裡逐少逐少裁員也不少。銀行裁員通常是大規模的,通常都有雙位數字人數,投行的裁員則是逐個性,因為一張枱的人手本身都不多,除非是「摺枱」或整個業務結束,又或者如海嘯期間的大規模削減人手,否則裁員人數通常不多,也因此「一個人的裁員」,也不能算是光怪陸離。

 

近年投行裁員有個特性,高層的少炒,中層的大炒,低層的不炒,這當然與成本控制有關。炒高層,理論上成本可以縮減最多,而且高層通常是「老鬼」,經過07、08年光輝時代的一群,大多已「搵夠」可隨時退休,練精學懶的境地更已臻化境,通常開開會、按按電腦就一日,炒高層的誘因理論上最大;不過事實通常與理論相反,問題是高層年資高,炒他們要賠償一大筆錢,而這群「老鬼」也看通這點,反正你炒我也要賠錢,我「Hea做」你也奈何不了,甚至有個別例子是刻意「博炒」等收錢。炒高層不會發生嗎?也不是。當所屬業務長期虧損要「摺枱」,又或近年興起,計算個別業務ROA嚴重不達標時,高層上面的高高層決定引刀成一塊,那群「老鬼」也求仁得仁,收了賠償金後再開展第二人生。

 

裁員重災區的中層呢?中層是個雞肋位,做得十餘年,職銜算是不錯,人工也算不錯,不過家庭開始佔據了生命的大部分,放工歸心似箭;工作上也開始遇上樽頸,向上有「老鬼」長坐,再進一步有難度,向下也有後浪躍躍欲試,只等待累積經驗。對管理層來說,中層員工的升值潛力不大,裁減這群人對削減開支有著不錯的效用,賠錢亦算是負擔得起的金額,也因此這群中層最易被裁,被裁後也較難在行業內再找到相近的工作。

 

低層員工「有得留底」,原因很簡單,膽正命平,又具增長潛力,瑣碎但不困難的Daily Task勝任有餘;裁掉中層後,用一半甚至三成人工,提拔有幾年經驗的低層晉升至中層位置,這群年輕人更感皇恩浩蕩,甘心賣命。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所說的「M型社會」,某程度上也存在企業架構內。

 

不過,投行計算人力資源成本時,通常還會考慮一個因素––人頭。一個Headcount值多少錢?因行而異,本人任職的投行說,一個Headcount一年值一球歐羅,這適用於高層、中層、低層。一個低層也有一球歐羅回報?不,我說的是一個人頭的價值,不是一個員工的回報。投行大多實施Cost Center制度,簡單來說,就是將沒有盈利能力部門的成本,通通計到有盈利能力的部門身上。公司請一個人,背後有HR、Legal、Compliance、Account、IT支援,甚至你每日使用的Bloomberg都有成本,總括所有支援部門的成本,再計算落員工身上,就得出每個人頭一年值一球歐羅的結果,但我相信報館經營模式不同,根據世華媒體截至去年三月底的全年業績,所有僱員福利開支約8.7億元,計及馬來西亞在內的員工共4,554名,一年工資成本不足20萬元,就算加上其他有形、無形開支,一個人頭的平均價值,怎計一年也不用一球港元。

 

那位職位是總編輯的先生說,報館裁員有三個準則,第一是裁減表現不好的員工,第二是新來員工先走,第三是薪金最高的員工,第一、第二點很明顯不適用於被裁走的執行總編輯身上,只有第三點,才是管理層扣到他身上的死罪,但既不是「摺版」,又未到生死存亡之秋,為何一裁就裁去個每天動筆桿打仗,制訂編採方針,決定頭版定稿的決策層?打仗沒有將軍,又如何成軍?其他削減成本的途徑試了幾多?成效如何?

 

《明報》記者咬著一口血,拿著一支筆,捍衛心中認為是正確的事。想起投行人的貪婪的嘴臉,當知悉同事被裁時,第一時間就聯想到獎金池少了人分,明年就有機會分多些花紅,對比《明報》記者自願減薪以求換回同事職位的高尚情操,更屬難能可貴。不要再說工會奴才心態,抗爭、罷工很容易,緊守崗位才困難,只有維持報紙的發行,才能將事態發展報道下去,讓更多人知道。

 

要交出一個人頭嗎?決定交出這個人頭,導致今日撕裂局面的人,自己的人頭才最應該被交出吧。

羅仕揚

其他報道:

明報裁執總處理差 莊偉忠:員工係公司嘅命脈

Facebook 業績勝預期兼發新股 績後場外急升9%

Like「明報財經 mpfinance」fb專頁!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