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港獨爭拗】反「左」才是消除「港獨」治本之道(文:劉夢熊) (11:14)

最近一些以青年為主體的新政團如雨後春筍般成立,大學學生會「新莊」亦陸續上場,「港獨」、「港獨選項」、「公投自決」、「全民制憲」、「二次前途」等不同包裝的分離主張沉渣泛起。一時之間,不少港人心中升起疑團:香港向何處去?

其他文章:【港獨爭拗】無法禁「獨」(文:曾偉強)

港獨肯定沒好下場

香港自九七回歸中國之後18年,竟然逆歷史潮流而動,由回歸時其實只是嬰孩、小童的一班青年為主力鬧起「港獨」思潮,委實發人深省!一來在《基本法》第1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背景下,「港獨」主張無疑違反基本法;又因基本法由國家憲法第31條衍生,「港獨」主張當然也違反國家憲法。二來客觀上有「台獨」、「藏獨」、「疆獨」等勢力威脅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大格局下,牽一髮動全身,中央對「港獨」絕不會網開一面,必定「零容忍」,否則會助長「三獨」。三來中國人(包括香港同胞絕大多數)延續2000多年的「大統一」思想根深柢固,「血濃於水」觀念堅如磐石,「港獨」難以被社會主流認同。四來面對龐大國家機器,力量對比不成比例,蚍蜉撼樹談何易?五來「港獨」由「言」到「行」發展下去只有「破壞」與「流血」,違背香港社會法治核心價值和追求安居樂業「最緊要搵食」主流民意。所以,「港獨」分離意識肯定沒有好下場!

港獨是對「左」的治港路線的懲罰

上述幾點都是非常顯淺的道理,為何近來「港獨」分離意識又偏偏甚囂塵上呢?回歸之後董建華、曾蔭權主政15年都不曾產生的「港獨」思潮竟然在梁振英上台幾年中衍生,其來有自:2014年「6.10白皮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僭越人大常委會釋法權,以於法無據的所謂「全面管治權」概念,強姦《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公然閹割「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內涵;同年人大常委會「8.31決定」再以源於「階級鬥爭為綱」的所謂「爭奪管治權」思維,扭曲乃至剝奪基本法賦予港人的「雙普選」權利;港大副校長風波則是「管治權之爭」意識無孔不入,水銀瀉地,殃及院校自主、學術自由;而李波事件更威脅到香港人最敏感、最珍惜的言論、出版自由和免於恐懼的自由及人身自由。一系列事態發展,明顯不尊重「兩制」差異,以內地的一制「改造」香港的一制,令「一國兩制」向「一國一制」傾斜、蛻變,香港社會核心價值受到嚴重侵蝕。這毫無疑問屬於歷史上犯過的對港政策「一左二窄」錯誤(如「六七暴動」)翻版。

問題還在於,本應對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的特區領導人,對上述「左」的治港路線錯誤不僅沒有依據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據理力爭、依法苦諫,反而揣摩上意,逢君之惡(例如2014年給人大常委會的政改報告罔顧香港主流民意,胡亂建議2016年立法會選舉辦法「不作改變」),為「左」作倀,推波助瀾,完全沒有竭盡所能維護香港社會核心價值,完全沒有在「堅持一國原則」與「尊重兩制差異」間找到「兩者不可偏廢」的平衡點。在香港回歸祖國20年之際基本法規定的「雙普選」竟然成為泡影,泛民主派多年和平、理性、非暴力爭取民主政制發展,沒用;前年79日規模浩大的佔領運動,沒用;今年年初一上街掟磚頭,更無用。種種碰壁,直接導致不少青年人對「一國兩制」希望幻滅,體制內找不到出路,天真幼稚的年輕人自然幻想在體制外尋找轉機!由此產生「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你不仁我不義」的逆反心理。「港獨」固然錯誤兼且絕不可行,實際卻是對「一國兩制」往「左」方向走樣、變形的情緒發泄。正如「無政府主義是對官僚主義的懲罰」道理一樣,「港獨」是對「左」的治港路線的懲罰!

其他文章:大嶼山古蹟處處 翻天覆地發展,值得?(文﹕李佩雯)

了解這兩年「港獨」思潮「破門而出」產生的社會深層次矛盾,就明瞭對「港獨」思潮不是簡單的「革命大批判」所能根絕,也並非單純祭出法律武器所能遏止。古語「與其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一定要對「左」的治港錯誤路線撥亂反正,完整地、準確地理解執行「一國兩制」方針,真正落實基本法賦予港人的各項權利、自由尤其是「雙普選」權利,切實保障港人言論、出版、新聞自由及免於恐懼的自由,認真做到「堅持一國原則,尊重兩制差異,兩者不可偏廢」,才是消除「港獨」的治本之道!如果「一國兩制」不走樣、不變形,真的能給予港人尤其年輕一代幸福、前途、希望,大家樂在其中,試問誰還會去「嘥心機、捱眼瞓」搞什麼根本無可能的「港獨」、「城邦」、「公投自決」、「全民制憲」等烏托邦!

「一左二窄」肯定造成社會撕裂

近期「港獨」形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態勢,特區領導人在策略上進退失據實有檢討必要。猶記2012年9月15日,一小撮人藉「反水貨客」搞所謂「光復上水」遊行,公然揮舞「龍獅米字旗」,高舉「中國人滾回中國去」標語牌。當時港府6個部門以「獅子搏兔」氣勢打擊水貨客,卻對「港獨」苗頭不置一詞。反過來,去年1月,明明香港市民沒有幾個人知道港大學生會《學苑》這本刊物及《香港民族論》這本書,特區領導人不是以校監身分去學校與相關學生座談辯論,卻匪夷所思地在只應講大政方針的《施政報告》中點名批判,客觀上為「港獨」論述做了義務廣告,令其家喻戶曉。這種從「不作為」跳到「過猶不及」的失策,應查找不足、汲取教訓。

歷史必將證明,搞「一左二窄」以鬥爭哲學、敵我意識、冷戰思維管治香港「一國兩制」,肯定造成社會撕裂,迫出「港獨」逆反心理,影響經濟民生,同時也會對台海兩岸和平發展、和平統一帶來負面效果,而且讓國際社會對中國與外部世界和平共處(「一球兩制」)誠意產生懷疑,加深「中國威脅論」疑懼,不利於中國改革開放、和平崛起大格局!唯有遵照鄧小平「主要防止『左』」遺訓,才是消除「港獨」治本之道!

作者是百家戰略智庫主席

(原文載於2016年4月26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其他文章:歪理連連 遺害學子 反駁慫恿未成年學生參與政治運動的幾個常見觀點(文:黃均瑜)

其他文章:「你國」、「趙家」、「西朝鮮」——中國人為何對「中國」產生疏離感?(文:程翔)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港獨爭拗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