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我是離地中產!(文:袁海文) (11:25)

工作忙碌,與朋友敘舊的機會不多。早前,難得中學同學們發起舉辦足球宿營,讓我重拾着如學生時期去露營宿營的期待,所以用盡方法在密密麻麻的工作騰空其中一天參加。

其他文章:從《這是我家》到《洋紫荊》(文:何德漢)

踢得累了,坐在場邊休息聊天,其中一名同學是公立醫院的醫生。他是中產,完全知道社會在發生什麼事,但不願參與政治。立法會選舉,他有投票,新界東補選大局為重投了楊岳橋,但對泛民多年未能爭取普選成果已感厭倦,未來9月,會積極考慮投給本土派。

他多次重申:「我認,我是離地中產!」但說着說着,原來他的父親是老愛國,建制大黨資深黨員,常常勸他一起入黨,會有好發展,他卻完全沒有興趣。佔中時,尋常家庭的一餐飯變成典型「黃絲」、「藍絲」戰場,也在他們家發生。

將為人父,他開始思考和計劃,應該怎樣為小朋友做好準備,將來讓小朋友到外國讀書。計劃離港不單是對政治的不滿,更重要是香港的學習環境局限了小朋友發展。他雖然是醫生,但不願小朋友的選擇只局限於香港傳統成功方程式,成為醫生或律師。「我和太太沒有什麼能留給小朋友,最能給的,就是一本外國護照,讓他將來能有更多人生的選擇」。他非常坦白:「老實說,梁振英和一眾高官,誰的子女不是在外國?」

像他這樣的中產,其實為數不少。感受着讓人窒息的社會氣氛,左來一下騷亂、右來一下港獨,但政府卻只是這個譴責、那個違法;香港沒有普選,愛國愛港的權貴卻用雙腳投票,不是擁有外國護照,便是子女都在外國,以行動展示對自己所說的不信任,這又如何讓香港人有信心?政局社會改不了,唯有自己離開。確實,選擇離地甚至離開,享受吃喝遊玩和兒女樂,是在亂局中最理性的選擇。

本土真正精神 留住港人心

現在,全城也說要本土,「本土」一詞變得氾濫和空洞。我認為,「本土」真正的精神,應該在於能否留住香港人的心,有着對前景的希望。讓他們和下一代,不再選擇離地,都願意留在香港工作和生活;不用外國護照,也可以有自己人生的選擇。

其他文章:九州大地震後對日本核政策的再思(文:黃樂祈)

其他文章:港府不能無視港人遭綁架「秘密」判決(文:紀碩鳴)

作者是深水埗區議員、民主黨司庫

(原文載於2016年4月22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