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九州大地震後 對日本核政策的再思(文:黃樂祈) (11:17)

繼5年前的日本東北大地震,南部的九州近日又發生同類的天災。是次地震的源頭,是九州中部的布田川.日奈久斷層帶。這是自1949年當地設立震度7以來,第四次錄得這個震度的地震,可想而知其破壞力非同小可。截至18日下午,重災區的熊本縣和大分縣仍有超過9萬人避難,搶救工作亦未見停止。

其他文章: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文:安裕)

但除了災區的情况外,日本傳媒也非常關注九州南部、位於鹿兒島縣的川內核電廠。此核電廠於上年8月11日重啟,亦是3.11後日本第一所,也是暫時唯一重新運作的核電廠。原子力規制委員會會長田中俊一在記者會強調,川內核電廠沒有需要停止運作;但它其實非常接近九州另一條活躍的甑斷層帶(註1),更甚,還在日本最大的斷層系「中央構造線」之上。今次引起大地震的一組斷層帶,正正也屬此斷層系。

日政界沒認真汲取3.11教訓

福島核事故,已暴露日本的核電安全只是神話。當年出事後,「意料之外的因素」成為一個常見詞彙,令人詬病。其實,值得貶責豈止如此?明明位於地震帶的日本,核電廠卻多達17所,其實與官商勾結息息相關(註2)。當然,還有製造核武的誘因。更嚴重的是關於這些核電廠的選址,例如鄰近九州、位於四國的伊方核電廠同樣位於上文提及的中央構造線。日本核設施的選址,原來並非以地質學為首要考慮,而是把之「硬塞」給貧窮而當地政客又積極配合的地方(註3)。

川內核電廠堅持繼續運作,反映日本的政界並沒有認真在3.11汲取教訓。他們萬般不願停止核電廠運作,因涉及的經濟損失往往以億計,而且背後可能還有更多的政治理由。畢竟,國際能源署(IEA)早就提出日本的石油火力發電足夠有餘(註4)。

其他文章:解讀港人「人心背離」之謎(文:趙永佳)

核危機才是需根治窘局

筆者以為,國際社會對日本有充分信任,不會質疑善款和物資的去向。重建雖困難重重,往後災民的生活應會有所保障。然而,筆者懇請各位更深思熟慮:日本人真正需要的,其實是一個安全的居所。時時刻刻可能會因「意料之外」而面對核危機,這才是真正需要根治的窘局。但是,當日本政府決定把2030年的核能比例調至全國電源結構的20%至22%(註5),我們還能噤若寒蟬嗎?

其他文章:行為藝術在香港街頭 (文:周文慶)

註1:甑(Koshiki)斷層帶,位於鹿兒島縣阿久根市西的海底 ,詳細資料可參考:

www.jishin.go.jp

註2:劉黎兒著,《日本現在進行式》(台北:時報,2011),頁39

註3:同註2,頁58

註4:同註2,頁101

註5:橘川武郎,www.nippon.com/ja/currents/d00196

(原文載於2016年4月21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