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歷史需要思辨 胸襟是態度——從勵進教育中心成立談起(文:李維儉) (10:49)

近日媒體報道由范徐麗泰帶頭組成的勵進教育中心以推廣年輕人認識近代史為目標,引來社會的關注。無論范太再三強調成立中心並沒有什麼政治目的,但由政治人物推動教育中心難免引來猜測背後的出發點是否要借歷史來培養青年愛國精神之類。不過,纏擾於動機的爭拗無濟於事,只會令人煩擾不斷,不如務實點討論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歷史教育吧!我希望藉此文點出大眾思考歷史教育的盲點。

相關新聞:范徐麗泰牽頭創教育中心推廣中史 資料庫不提國共六四免增矛盾

其他文章:2016年中學文憑試通識科試題速評 (文:教育工作關注組)

1911年前歷史容易處理?

該教育中心強調所教的時段止於1911年;1911年之後因為有太多的爭論,而且太政治敏感所以不會處理。民國以來的歷史發展如何詮釋、如何解讀的確不容易,而且很容易受到政治取態的左右難以客觀;不過這說法是否暗示1911年前的歷史已有定論會容易處理呢?

首先,歷史作為一個學科,研習過程本身充滿爭論。選取資料不同,或以不同社群、階層、族裔等視角可以出現南轅北轍的結論。事實上,歷史從來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歷史的解釋亦並非是歷史學家的專利,誰也有權對歷史推行解讀,也可以提出看法挑戰主流信奉的版本。歷史也無分貴賤,大論述與小故事同樣是歷史,都是我們的過去。生活於「盛唐」的佃農可能不會同意歷史教科書對唐代人民豐衣足食稱為「盛世」的描述,所謂「盛」已經是一種評價、主流看法。可能你會問難道唐代不是中國「盛世」?那就要看你從什麼標準與角度出發。歷史容許我們去再解釋,主流不代表定論,態度是應該細心檢驗主流觀點背後的根據。總之,歷史的話語權是平等而開放,只要能拿出證據——具說服力的證據。

1911年前的歷史其實與國共內戰、六四事件等敏感課題一樣充滿令史家爭論不休的課題。隨手舉一些讓大家想想。清朝給人腐敗印象,但只以成敗論英雄,認為清室管治能力低下是武斷的。想像一下,19世紀中葉以來,列強進駐中國,內部起義不斷,清室要到20世紀初才被推翻,背後必定大有原因。多年來史家認為應該重新評估滿清政府的管治能力。成王敗寇眼光不是研究歷史的良好心態。我們需要一份胸襟聆聽不同的歷史聲音,哪怕這些聲音與我們的認知格格不入。

品評歷史人物同樣需要廣闊的胸襟。近代史上,孫中山的正氣與袁世凱的壞人形象成鮮明對比。袁世凱總是以一個反派人物出現於歷史舞台。不過歷史學家也在爭論着如何評價袁世凱。當時國內局勢危急,南北對峙很可能令列強有機可乘,因而令國家四分五裂,有誰能擁有足夠軍力及人脈阻止國家隨清室敗亡而分裂?袁世凱是謀殺民主共和的罪魁禍首還是保衛國家統一的偉人?我也不敢說。被稱為「國父」的孫中山,地位之高不容置疑,但他的影響力早就受到質疑。有史家指出,孫中山無兵缺財,多次起義無功而還,只靠身在國外拉攏日本人,反而是國內二三線革命分子貢獻更大。但孫中山被神化了令我們無法作出客觀評價。並不是說孫中山不值得我們推崇,只想藉此展示歷史評論其實滿是針鋒相對,要辯論的地方還有很多,若以為1911年前的歷史早已有定論是大錯特錯。

有勇氣讓下一代接觸不同觀點嗎?

傳統歷史思考模式同樣應拿出來檢視批判。受傳統春秋筆法影響,中國歷史書寫常以善惡與道德褒貶來品評歷史人物。所以自古以來保聲譽、名望比什麼也重要,以免惡名遠播留傳千古。這種思考模式並無根本改變。孫中山與袁世凱外,同樣的思維也見於分別以奸雄與仁君形象出現於史籍、小說與戲曲中的曹操與劉備。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千年來受到尊蜀正統論批判;今天正統論已陳舊落伍,但傳統已習慣把歷史看成正邪對立的劇目。為曹操翻案,或從新角度看袁世凱的想法可能因與主流格格不入而難有市場,或因離經叛道而難容於世。要教歷史,就需要勇氣與胸襟,因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會隨着時代變遷而改變。1911年前人物如是,1911年以後人物亦是如此,我們有勇氣讓下一代接觸不同角度的觀點嗎?

歷史教育是明辨思維的學習過程。透過史實、觀點與史料的研習進行分析、推論及歸納,從而提出合理結論。歷史資料浩如煙海,新資料的發現隨時可推翻舊說,反映了歷史複雜的本質。把歷史簡化或以為歷史會有定論恐怕是站不住腳的想法。歷史研習也可以是民族繼往開來的一份使命。繼往容易開創難,因為這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與胸襟。避開政治敏感性、不探求議論背後的爭論點的話,真正意義的歷史教育根本無從展開。認識過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為歷史並非只是記誦史實那麼簡單。敢於拿出勇氣聽聽主流以外的觀點,不懼實實在在分析背後的理據並進行思辨,藉此檢驗哪觀點站得住腳就是一份氣魄。這決不是教科書式列點陳述可以就手找到定論。

政治是取態 歷史需思辨

無論什麼形式推廣歷史研習都應該讓學習者透過思辨培養出一份能泰然面對批評、樂於討論的胸襟。歷史與政治本來也是纏繞不清,但兩者應該要分開。政治最終是一種取態,而歷史需要思辨討論。有更多組織、團體加入歷史教育行列是一件美事,但陳腔簡化之說再多意義也不大。勵進教育中心不受課程限制、不必應付公開考試,可發揮空間理應更大,可做的事可以更多,關鍵是抱哪種思維處理歷史。在此希望下一代更有胸襟樂於反思。

其他文章:機管局利益交易犧牲航空安全(文:黎廣德)

其他文章:【教育制度】有關教育的迷思(文:葉劉淑儀)

作者是資深歷史教師,從事歷史教育、文化研究

(原文載於2016年4月13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相關字詞﹕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