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吳克儉被圍】回應湯修齊:訓辭再多 不如學生實踐(文:陳國興) (11:32)

湯修齊主席台鑑:

本人為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舊生,見閣下以辦學團體之名投稿《明報》(刊3月27日),回應中學生示威。作為當日在場之舊生,銘記校訓「修己善群」,故特此回應閣下之看法。

其他文章:【傳媒與社會】記者的共業(文﹕譚蕙芸)

修己善群 不能偏廢

湯修齊在文中指:「我希望同學們,時刻都能謹記校訓『修己善群』。處事待人,能作客觀判斷,理性分析,然後透過重人重己、和平理性的方法,表達具建設性的意見,正正就是『修己』的體現。」

「修己善群」當然是由伊利沙伯中學所承傳過來的校訓,但這概念並非近代才有。相信不少中學生都讀過孔子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中之義,就是「修己善群」。我們可以透過觀察事物、學習知識,達到「修己」,再以該知識善澤人群。如果我們單單學習知識,不用作「善群」,知識則淪為空談,而非具備實效。所以,「修己善群」不能偏廢。

當日同學們在了解社會現况,在課堂上學習現時社會問題,是為「修己」,亦是湯主席所言的「客觀判斷、理性分析」。而了解過後,打算改變社會,創造市民更大幸福,亦為「善群」之舉也。所以,當日校慶參與示威的同學,在課堂上習得所學,再心存改變社會之念,打算向吳克儉請願,希望他改變現狀,豈非實踐「修己善群」?訓辭再多,都不如當日學生一心一意,彰顯我校校訓。

湯修齊在文中言:「一大清早,有人已在場外拉起橫額,派發貼紙,要求局長下台;局長到校時,有人喝倒彩、喊口號,如此的氣氛,又怎能讓對方感受到我們有接受『飲杯茶,食個包,好好傾下』的誠意呢?」

口號不礙對話 關鍵在於心態

叫喊口號、拉起橫額,就是讓人清晰理解我們的訴求、意見,其實這不礙與局長的實際對話。關鍵在於吳克儉局長對於同學們的態度。局長自視自己高高在上,不用理睬學生訴求;抑或如前國家主席胡錦濤所言:「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自視自己為公僕,與學生對等交流,不偏聽任何異見聲音?

在整個行動中,學生一開始要求與吳克儉對話,但局長無動於中。學生諒解到局長往後可能有活動,但也希望局長下車接信,直接了解同學訴求。連信都不願費一點時間來接收,哪有為官者以百姓心為心之範?須知道,當日的校慶活動,是「落區活動」之一。梁振英當年上台鼓勵各級司局長「落區」之意,是希望政府能夠了解民意。如今面對示威,卻視若無睹,只言及「一帶一路」,在典禮以在上者教訓師生,豈非本末倒置?對此,希望辦學團體能夠諒解當日同學義理所發之大勇。

閣下湯修齊除了是辦學團體主席、家校會主席、韶關政協外,更是圓玄學院副主席。想必明白老子之遺訓:「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之義。如果當日吳克儉能夠虛懷若谷,願意謙卑地聆聽學生意見,定不會出現當日之僵持局面。希望往後日子,閣下和局長都能做到虛懷若谷,同時能實踐「修己善群」,令教育以至社會更美好,共勉之。

其他文章:【吳克儉被圍】我們的行動正是校訓「修己善群」的體現——回應湯修齊校監的公開信(文:湯錦婷)

其他文章:【知情權】假新聞與知情權(文:張許)

順祝

台安

晚輩

陳國興舊生 謹覆

(原文載於2016年4月5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不用靠港獨】報道:http://bit.ly/1TxUamz其他即時新聞:【梁振英:連任呢個問題唔講喇】http://bit.ly/1PQVSZa【《十年》獲獎】洪祖星籲評審問良心:唔係啱聽啱睇就畀同情分...

明報即時新聞貼上了 2016年4月4日

相關字詞﹕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