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十年》獲獎為香港未來投下了一道陰影(文:屠海鳴) (09:44)

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4月3日晚上揭曉。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以抹黑「一國兩制」、傳播「港獨」理念的電影《十年》竟然獲得最佳電影獎。每一屆的最佳電影獎都是「風向標」,它體現了香港電影的藝術水準,也體現了評委的專業水平和價值取向。評委的選擇固然應當尊重,但評選這樣一部政治傾向非常明顯的電影作為「風向標」,讓人不得不承認,一些人在評判電影的優劣時,把政治放在了第一位。這是泛政治化在影視界的體現,這是香港影視界的悲哀,也是香港社會的悲哀。

其他文章:【港獨爭拗】誰將香港人推向「港獨」?(文:何德漢)

泛政治化傾向在香港愈演愈烈,可以說,政治已經綁架了許多港人的生活。如果香港人能夠眼光長遠一些、開闊一些,就會發現《十年》獲獎的負面意義,它對香港未來投射下了一道深深的陰影。

「化」人之誤 貽害無窮

也許有人會認為,一部有爭議的電影獲獎不值得大驚小怪,對影視作品應該更加寬容。這個道理沒錯。但是,換一個角度看,文化具有「化」人之功能,受什麼樣的文化氛圍薰陶,就會有什麼樣的價值觀。一部具有明顯政治意圖的作品,會將觀衆引入歧途,其負面效應要在很多年後才能完整顯現。

聚焦今日之香港,回歸後成長起來的一代年輕人之所以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與他們的成長環境密切相關。香港回歸之後,實現「一國兩制」,在中小學進行國民教育,倡導學生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增強學生的國家觀念、民族觀念和歷史觀念,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但是「反國教」佔了上風,最終以通識替代「國教」。今天的香港,已經嘗到了教育失敗的苦果。一些年輕人對《基本法》一知半解,甚至一無所知。只講「兩制」,不講「一國」;只講民主,不講法治;只講當下,不知歷史;只講自己的自由,不顧他人的權利。他們的心中,有自己、有香港、有世界,卻沒有國家和民族。追根溯源,正是由於頭腦中有一片「空白區」,才為「港獨」理念的滲透提供了空間。

《十年》是一部什麼電影?它以《浮瓜》、《冬蟬》、《方言》、《自焚者》、《本地蛋》5個故事,串起了顛倒黑白、充滿恐懼、製造恫嚇、完全絕望的一部電影。這部全部虛構的電影,完全不符合邏輯思維、不符合客觀事實、不符合倫理道德,傳遞了「一國兩制」沒有前途、「港獨」才有希望的觀點,與基本法的精神背道而馳。法治精神是香港的核心價值,評委們卻將一項舉世矚目的大獎頒給了這部電影,是鼓勵其傳播「港獨」理念嗎?

對港獨勢力的滲透應引起警覺

時至今日,「港獨」勢力已經從幕後走向了台前,不斷挑戰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的底線,已經呈現出以下特點,不能不引起警覺。

一是從街頭政治向意識形態蔓延。客觀地分析,泛民人士中不乏主張「港獨」的人,但「港獨」理念的公開出現是港大的學生會刊物《學苑》。之後,便有極少數人在街頭遊行中揮舞龍獅旗,打出有「港獨」傾向的標語。而《十年》獲獎則說明,「港獨」勢力已經從政治領域向意識形態滲透,欲以文藝作品的教化功能,給港人施加長遠影響。

二是撕掉了「本土主義」面紗。「港獨」不得人心,只會把香港帶上一條死路。那些主張「港獨」的人心裏很清楚這一點。於是,他們一開始披上了「本土主義」的面紗,一些政黨借區選、立法會新界東補選和立法會的平台,兜售「中港隔離」、「維護本土」等主張,有人還提出了「真.香港人」身分認同,變相傳播「港獨」理念。現在,他們連這層面紗也不要了,公開對抗基本法所規定的「一國」原則,已經邁出了十分危險的一步。

三是以某些「精英人士」為主體。「港獨」勢力的抬頭,借助了兩個群體,一個是某些「精英人士」,他們接受過西方教育,自認為出身顯貴、理念前衛、高人一等,鄙視「落後愚昧的中國」,不願意與中華民族的其他成員同處一室,一心想着另起爐灶,分家過日子。另一個群體是對歷史無知、思想偏激的極少數青年學生。這些人大都出身於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家庭,在學校又缺失了基本法和中國歷史、國情的教育,容易被「港獨」理念蠱惑,成為「港獨」勢力的馬前卒。

四是有國際勢力的深厚背景。中國的崛起是某些發達國家不願意看到的,無論表面上說得如何冠冕堂皇,遏制中國仍是其不變的戰略。實施這一戰略需要諸多支撐點,「港獨」就是其中之一。因而,「港獨」勢力受到某些外國財力的支持不足為奇,一些「港獨」分子公開與某國外交官接觸、通過媒體喊話尋求幫助,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養癰為患 只會害了香港

如何對待「港獨」?香港社會有一種觀點值得關注:香港現在沒有條件獨立,不必要去制止「港獨」。這裏面隱藏着一個錯誤的邏輯:難道如果有條件的話,香港就可以獨立?香港不是沒有條件獨立,而是沒有資格獨立。因為,香港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基本法也早已規定了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

判別一個事情的危害性,不能僅僅看其大小,更重要的是看其性質。當下,「港獨」確實翻不起什麼大浪。但前幾天非法組織「香港民族黨」公然宣揚以「港獨」為宗旨,更有甚者,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孫曉嵐日前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聲稱,要令「港獨」成為港人的「共同目標」,同時要爭取國際社會支持,最終通過「革命」,推翻中共政權達至「港獨」。「港獨」勢力如此明目張膽地公開挑戰憲法和基本法,提出要分裂國家、顛覆政權,其性質還不嚴重嗎?

把《十年》獲獎這一事件放在「港獨」勢力日益張狂的大環境中觀察,就會發現,政治領域與意識形態配合得如此默契,難道是一種偶然現象嗎?一個細胞的病變並不能置人於死地,但假如這個細胞發生的是癌變,而且不受遏制地擴散,其結果會怎樣?不言而喻。養癰為患,只會害了觀衆、害了青年一代、害了香港,把香港帶上一條絕路!

見微知著,防微杜漸。港人須警醒,香港才有希望!

其他文章:【港獨爭拗】講「獨」無罪 (文:曾偉強)

其他文章﹕讀蕭國健《探本索微——香港早期歷史論集》(文:謝孟謙)

作者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

(原文載於2016年4月5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十年...後】報道:http://bit.ly/1VrPe2s【得獎被批笑話 內地不報道禁搜尋 《十年》 導演:掀起的浪會去哪,我也期待】http://bit.ly/1VrPJd2【爾冬陞:不信有白色恐怖 憂政治綁架金像獎】...

明報即時新聞貼上了 2016年4月4日

相關字詞﹕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