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教育制度】讀書為興趣(文:趙崇基) (12:11)

教了幾年書,有一個很深的體驗,學生對學科是否有興趣,學生上堂是否投入專一,不能全怪學生,老師負的責任其實更大。教育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讓學生對讀書產生興趣。

其他文章:特區官員「去國立」 有為台獨張目之嫌(文:吳志森)

香港的教育剛剛相反,無止境的背誦,無止境的考試,事事以分數為先,孕育滿城的補習社,傳授的不是知識,而是考試的方法,教出愈多高分的學生,就是教育天王。

上堂是壓力,做功課是壓力,考試是壓力,升級是壓力,入到名校與否是壓力,讀書對於很多學子而言,一點樂趣也沒有,沒有興趣的事,如何做得好?

很多香港家長趨之若鶩的國際學校,其基本理念,就是將生活帶入書本,提升學生看書、尋求學問、尋求答案的興趣,鼓勵學生發問、辯論、獨立思考。

最近一位港大校委會委員說:「現時中學流行辯論訓練,只會營造對立,因辯論必有立場,學生堅持己見,歪理都當啱,助長『你不代表我』的想法。」 她的高見是學校應推動調解課程代替辯論。難為這位委員還是做創意工業的。

不鼓勵發問、辯論,不鼓勵獨立思考、堅持己見,難道鼓勵學生唯唯諾諾,鼓勵洗腦式教育?你叫學生如何對這種思維下的教育產生興趣?

沒有興趣,固然讀不好書,即使工作,沒有興趣,也難有成就。看看社會上大部分的成功人士,他們的工作,常常就是他們的興趣。

我的工作談不上有多大成就,拍電影、寫文章,都是因為興趣,然後堅持至今。所以我相信,培養學生對讀書的興趣,即使不是教育的根本,也是手段。

其他新聞:【被代言?】河國榮獲邀「訪問」 出街變「廣告」

其他新聞:【又裁員】波音擬6月前大炒4000人

其他文章:調查記者的馴服與反抗(文:果蕾)

(原文載於2016年3月29日《明報》副刊。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認真定搞笑?】亞洲電視進入倒數階段,星期六(4月2日)凌晨零時真係正式熄機,但近日仍有宣傳片出現......報道:http://bit.ly/1WWjH7K其他emily:【谷選民登記 公民黨打CY牌】...

明報即時新聞貼上了 2016年3月29日

相關字詞﹕文摘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