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通識漏洞】香港式的正反立論 (文:教育工作關注組) (16:50)

同行正為寫評卷準則煩惱。

問題是簡簡單單的中國霧霾的影響。但也許學生上堂太認真、學習太用心,「學習成效」顯著,老師「影響因子」過高,學生都按老師平時的教導,把影響分為正、負面——他們寫了兩大段談霧霾的正面影響!老師身在兩難︰如果不接受他們提供的「正面」影響,那會打擊他們牢牢跟隨老師的良好習慣,但如果接受呢,又好像接受歪理。

學生有的說霧霾能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驟耳聽,似乎不錯。但細想,那豈不是連核災都有「正面影響」?筆者也看過一本中史書問文革有什麼正負面影響。正面影響竟是什麼吸取教訓,引起反思之類。這些萬能KEY,或許能打發一下發問的人,甚至能在考試拿分,但卻是造就愚民的壞教育。

2014年通識卷二第三題(a)問夜間燈光對香港人的生活素質的影響。(b) 則要求學生解釋政府在處理香港光害問題時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我一時間記不起題目,和同行說考試局也問光污染對生活素質的正負面影響。翻查題目,才知道他們已「精巧地」把在(a)題的用詞定為「中性」的「夜間燈光」。但細細咀嚼,其實在題目的語景下,根本是在談「光污染」的正負面影響。比如參考答案提到夜間燈光損害自然環境的質素,干擾野生生物、遮蓋星光。這不是「光污染」,是什麼?

再談霧霾,官媒早已列霧霾好處,說什麼霧霾讓中國人更團結,讓中國人更平等、更清醒、更幽默,和長知識。幸好,學生尚未達到這種功夫,還會對這種理由一笑置之——這證明他們本來就懂得思考,只是某些考試題目叫他們放棄思考吧。

為何這也值得慶幸?當我們的立法會議員問鉛水有什麼「正影響」,適當份量能否延年益壽時,我們應該慶幸。當財委會主席在談高鐵撥款會在「陽光下剪布」時,說「希望公眾不要將建制看得太負面」時,我們應該慶幸。正負面原來還可再分太正面、太負面時,是非黑白早已被稀釋了。

同行說︰「下次出卷實不應出這些問題呀。」

他仍在煩惱,同行的煩惱,證明他仍在思考。

教育工作者抵住社會的反教育吧。

文:曾瑞明(教育工作關注組成員)

(本文原刊於《明報》世紀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掌握最新消息,請Like「明報即時新聞」fb專頁!http://www.facebook.com/mingpaoinews

相關字詞﹕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