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冬日錦囊】消委會提醒保暖用品潛藏10危機 (07:00)

今日最低只有3度低溫。凍到「騰騰震」,相信大家總有一兩個保暖用品傍身。但消委會卻指出常用的暖包、暖水袋等保暖用品,原來潛藏10個危機:

1.誤將暖包當沖劑

即棄暖包的外形與部分飲品沖劑相似,過去曾有長者誤服暖手包內容物,以開水稀釋飲用,亦有長者直接倒入口服食。不同品牌的即棄暖包配方或有不同,如意外吞服少量內容物,一般情況下雖不會造成急性中毒反應,但仍可能灼傷口腔、食道或導致腸胃不適。

消委會建議,如家中有幼童或長者,未用的即棄暖包應放在不易拿取的地方,打開後亦不能隨處擺放,又建議產品供應商在暖包上標註「忌食」字眼提醒用者,減低意外誤服機會。

2.暖包粉末可灼傷眼部

如即棄暖包粉末入眼,可能會灼傷眼部組織,應立即用清水沖洗。此外,切勿讓幼兒把玩或故意打開即棄暖包,使用期間如發現暖包有破漏情況,宜立即停用。

3.暖包放鞋燙傷腳底

不宜貪方便,擅自將暖手包放於鞋子內,作為「暖腳包」,否則可能灼傷皮膚。使用可黏貼的暖包不宜直接貼在皮膚或內衣內,應貼在外衣向內位置。

台灣有女士將暖包放入雪靴內連續用了6小時,腳底暖暖十分舒服,但翌日發覺腳底又紅又腫,痛得幾乎不能走路,求診後證實腳掌遭二級燙傷,並有明顯發炎。另一名中風男病人,其家人將暖包放進他的襪子內,豈料短短2小時已令他的腳掌燙傷。

4.提防微波加熱式暖包爆裂

市面有暖包款式在使用前須先以微波爐加熱,可重複使用。要減少因過度加熱而釀成燙傷意外的機會,使用微波爐加熱式暖包時,必須留意產品建議的加熱時間和微波爐輸出功率,以及所用的微波爐的輸出功率,部分產品有說明於不同輸出功率的微波爐的加熱時間。如不確定所用微波爐的輸出功率,或無法將火力調低至產品所建議的,宜縮短加熱的時間,或作分段加熱。

另外,可購買一些價錢較貴,內含穀物(如紅豆、小麥等)的暖包,這類暖包因包裝爆裂而引致嚴重燙傷的機會較小。

5.煮熱暖包時避免接觸煲底

一些內藏透明啫喱狀液體和小塊金屬片的煲煮型暖包,在煲煮還原暖包前,必須先在煲底舖上毛巾,或以毛巾包裹暖包,防止暖包包裝袋直接接觸煲底,否則可能會令暖包破損。如包裝袋有破損,或煮了很久仍無法將晶體還原,便要丟棄。煲煮期間必須留意爐火,避免「煲乾水」。此外,用者須留意這種暖包不能放入微波爐加熱還原。

6.暖水袋/暖水壺滲漏

注水前須檢查暖水袋有否滲漏,瓶蓋有否生銹及能否扭緊;應穩固地放置好暖水袋(如放在洗手盤)才注入熱水,水的溫度宜介乎75℃至85℃之間,避免注入剛煮沸的熱水,水亦不能注得太滿。使用時要避免過度擠壓,否則暖水袋可能因受壓而滲漏熱水。

7.注意液體燃料暖手爐風險

便攜式液體燃料暖手爐,每次使用時,用者須自行添加火機油,但如注入火機油時份量過多,可能出現滲漏,一旦旁邊仍有火種,會有着火危險。而所用燃料必須為產品建議的類型或型號,切勿自行改用其他燃料(例如酒精、丁烷),否則輕則影響暖手爐供熱的穩定性,嚴重者可能會釀成火災。

點火加熱前,宜先擦拭產品外殼,抹走滲漏的火機油。點火時須小心火種,避免燒傷或灼傷手指。使用時切勿將暖手爐倒轉,以免液體燃料滲漏。

8.液體燃料暖手爐非處處適用

使用期間必須確保空氣流通,故便攜式液體燃料暖手爐一般是為到野外遠足時使用,未必適合日常情況;由於操作較繁複,絕不建議幼童、長者自行使用。此外,添加燃料後,必須將其妥善儲存,避免兒童接觸,以免他們誤飲。

9.使用USB充電式和電池暖蛋須知

近年新興的有USB充電式暖蛋,可接駁電腦充電,亦有部分暖蛋是以電池操作。使用這些產品時,切勿低估產品發出的熱力而直接將金屬表面長時間放在皮膚同一位置,否則可能會灼傷皮膚。此外,須留意電器安全,如發現充電後電池有不尋常的脹起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另外,如使用電池暖手器,建議選用較環保的充電電池。

10.當心「低溫燙傷」

避免暖包長時間(例如8小時或以上)緊貼皮膚的同一位置,也有可能在無痛的情況下,引致灼傷。

如有必要,可先用取暖用品溫暖被窩,就寢時將取暖用品移除。使用取暖用品時,宜先套上專用套或用毛巾包裹使用,避免暖包或暖手器與肌膚直接接觸,使用得宜方可保暖又安全。

消委會相關連結

【謹記洋葱穿衣法!】即使無計劃登山的市民都可以參考,小編都諗住周一返早時照跟.....報道:http://bit.ly/1S0E6Kj【登山賞霜須知】機械專家:駕車上山暖人也要暖引擎http://bit.ly/1K22Tue【寒潮...

Posted by 明報即時新聞 on Saturday, January 23, 2016

相關字詞﹕強勁寒潮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