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安裕:周記以外】人文主義高於戰場勝負──從大衛寶兒去世想起兩部電影 (17:41)

英國戰俘與日本皇軍是一個永不泯滅的題材,一九五七年的《桂河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與一九八三年的《戰場上的快樂聖誕》(Merry Christmas , Mr.Lawrence),都是如此。兩部電影當中英國人都是戰俘,日本皇軍俱是殘暴不仁的殺人機器,然而在漫長的文化對抗之後,英國最終贏了;更加準確而言,那是贏在骨子裏決勝於千里之外的人文主義遠高於戰場勝負的深層特質。

兩部電影異曲同工在於「如何失敗,如何勝利」,勾勒出物理上的暫時勝負不代表可以笑/哭到最後。《桂河橋》一片,英國戰俘阿歷堅尼斯講求原則一絲不苟,即便在戰俘營仍然腰板挺直絕不妥協,英國紳士在面對日本武士道的迹近生死對決顯現非凡的沉着。儘管有稱這是由於《桂河橋》是英國導演大衛連執掌導演筒之故,然而只要用心觀影,當會發現善拍文藝片的大衛連以其悲天憫人的觸覺寫出對人性的深入探討,以及斤斤計較於戰爭一時一地的勝負是如何愚笨瘋狂。

對戰爭自省的特質在《戰場上的快樂聖誕》更見明顯,有趣的是,《戰場上的快樂聖誕》雖是如《桂河橋》般講述英國戰俘在日軍集中營的故事,導演則是日本的大島渚。這位拍過《感官世界》的電影大師,通過大膽的同性戀關係突顯戰爭的無力和脆弱。此片首映是一九八三年,距今已有三十三年,但大島渚的手法及意念放在今天而言都是飛越人們視野的超前。戰俘大衛寶兒與軍官坂本龍一及北野武的東洋與西方文化互動,帶出震撼心靈的一切道貎岸然與大言炎炎的所謂「國家榮光」與「集體榮譽」,在人類生諸一己的欲望面對是如何不堪一擊;易言之,人始終都是放在最前。

掌握最新消息,請Like「明報即時新聞」fb專頁!http://www.facebook.com/mingpaoinews

「今日中午驚傳搖滾傳奇David Bowie去世的消息,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才幾天之前,他才推出最新專輯 《Blackstar》 ,繼三年前的復出專輯《The Next Day》 之後推陳出新,沒想到卻隨之成為他的遺作。」...

Posted by 明報即時新聞 on Monday, January 11, 2016

相關字詞﹕文摘 大衛寶兒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