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TSA的事實與流言(文:TSA關注組召集人) (14:49)

TSA關注組是一家長組織,成員主要為現在或曾經受全港性系統評估(TSA)之苦的孩子父母。在公開發聲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到目前為止,與局方或支持TSA人士的討論,都未能澄清家長的核心質疑,而且「對方」似乎不斷重複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言式論調。我們希望在這裏能弄清楚有關TSA的「事實與流言」,讓局方知道家長反對的重點,直接回應,而不是隔靴搔癢地,重複一些無助解開家長疑慮的說辭。

家長只希望檢討小三TSA

第一:家長群組現在希望檢討的,其實只是影響初小階段的小三TSA。

教育局及支持人士似乎認為我們是要取消整個TSA制度,甚至指摘我們是過分保護孩子,不讓他們接受所有考試的挑戰。我們必須重申,絕大部分家長都明白適當測考的重要性。我們針對的,是6至8歲小孩子,在初小階段的過分而不適當的測考。希望局方及公眾明白,不要以偏概全,令討論失焦。

第二:教育局及支持人士不斷強調,TSA只是評估中、英、數的基本能力,同學只需要正常學習,毋須特別準備。

現實中家長看到的,卻是試卷愈來愈長,題目愈來愈深,無論中、英文卷的文章長度和難度比早年都不可同日而語。例如現在小三中文卷只有25分鐘,但要完成3份約共1500字的閱讀理解。我們不禁要問,究竟考評局和教育局的專家們,憑什麼會認為10年間本港學生的基本能力會有飛躍進展?

也不斷有支持TSA人士指試卷不難,但他們究竟有沒有去基層學校中了解情况?又有專家說試卷「深得有道理」,因為TSA就是要把同學分高低。請教局公開清楚說明,什麼是「基本能力」,如何釐定,為何要不斷提高要求?既不是篩選試,為什麼要把同學分高低?

第三:不少支持TSA的論據,都集中所謂「促進學習的評估」一點。

我們不是專家,但我們所見,絕大部分「準備」TSA的方法都集中在操練應試技巧而不是提升「基本能力」!學校課程愈貼近TSA的要求,其實距離促進學習就愈遠。

不少家長都指出,TSA艱深而大量的考題,令到學校不得不以「題海戰術」來操練學生。例如中英文就被簡化為速讀與閱讀理解。有家長就曾撰文說,本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但在TSA的魔咒之下,孩子甚至不會細看文章,只會先看問題再找答案。這種學習模式,對一些家庭環境支援不足的同學,傷害更大,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去培養閱讀習慣與興趣,只會機械式地一看到文章就找答案。無怪乎我們在國際評估中,閱讀(理解)能力是名列前茅,但閱讀興趣就敬陪末席。

教局如何根據TSA修訂政策?

第四:又有「流言」指,TSA數據非常重要,因為能幫助政府檢討政策,學校明白同學進度,甚至家長也可以了解子女的學習問題和需要云云。

從家長角度看來,最後一點不啻「天方夜談」,因為我們從未見過TSA的報告。就我們所知,TSA報告根本沒有個別孩子的數據,家長又如何從而了解子女的問題與需要?

就校方而言,TSA報告只有全級「達標率」和每道考題的「答對比例」。校長和老師根本就不知道哪位同學、哪一班表現較理想或較有問題,我們實在不理解,對學校的教學改進究竟又有什麼作用?

局長曾堅持TSA數據非常重要,一次也不能停,如不就會前功盡廢。作為家長,也是納稅人,我們懇請教育局公開說明TSA推行了10年以來,如何根據TSA結果推行、修訂了哪些改進教育的政策?從學校、校長、老師的反映,我們只見到TSA淪為「質量保證」的工具,變成政府監控學校的手段。我們當然覺得應對學校問責,但我們不明白,為何我們一系列其他的評估工具(如自評、外評、視學、呈分試、Pre-S1,國際能力測試如PIRLS、TIMSS和PISA)不能達到這效能?

勿說所有家長都是「怪獸」

第五:最近不少支持TSA的言論都把矛頭指向家長,指操練成風,只是「怪獸家長」過分緊張,希望孩子們出人頭地,尤其是將來能派好學校。

我們同意,每位家長對子女的期望都不一樣,但也不能「一棒打死」說所有,甚至大多數家長都是他們指摘的「怪獸家長」。很多家長很着緊升中、升小選校,其實着眼點不一定是學校的學術水平,而是學校的功課量是否合理和教學模式是否對應自己孩子的需要。TSA的存在,反而令不少不緊張成績的家長,沒法找到一片沒有操練的「淨土」。

第六:又有專家指家長對學校影響很大,應該要向學校施壓,放棄操練,也可以「用腳投票」表明不要操練。

說家長在學校的影響力很大,不知道除了少數直資學校以外,是哪一家小學?我們在現場所見,基層學校的操練壓力最大,但基層家長的參與其實最有限,他們要為口奔馳,甚至協助同學完成功課也有困難,更遑論要參與校政。

另外,所謂用腳投票,也是「堅離地」的風涼話。家長在選校過程中,面對的是極端信息不足,而現在要找到一家「開心學校」,也是非常困難。而且,TSA的監控功能,也往往令一些本來不重成績的學校變質,而走上操練的邪道。在這情况下,就算家長真的要用腳投票,也可能是由一個火坑跳至另一個地獄而已。

TSA是壓迫機器的核心

最後,我們同意,TSA不是小學教育問題的唯一根源。操練、異化、壓力也不全是教局或TSA的責任。但作為家長,我們除了跟從一些挑撥「家校矛盾」的言論,去個別衝擊學校之外,難道不能要求教局在制度層面入手,減低操練的誘因嗎?支持TSA的一方不斷指摘家長「針對」TSA是過分保護孩子,本末倒置,但家長看到的卻是TSA起碼是這套壓迫學校、壓迫孩子教育機器的核心部分。

「壞事可以變好事」,今次在TSA問題上的大辯論,其實已經將很多基礎教育的問題放了上枱面。無論家長、學校或政府其實都要反思我們對孩子教育的期望與做法,是不是符合他們的不同能力興趣和需要。就上面的問題與疑點,給家長們一個清清楚楚的說法,起碼是這個過程的出發點。

作者是TSA關注組召集人

(上文見於2015年12月16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掌握最新消息,請Like「明報即時新聞」fb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mingpaoinews

【蔣議員……】突然諗起曾主席曾經嘅一句話……http://bit.ly/1lOqfcq【短片】陳鑑林:出席會議是職責 建制派會「盡力留喺會議廳」http://bit.ly/1I81rG1【網絡23條】周博賢憂成政治打壓林旭華指應信...

明報即時新聞貼上了 2015年12月15日

相關字詞﹕ 教育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