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是時候正視香港歷史:寫在初中中國歷史課程諮詢前(三)(文:李維儉) (23:37)

歷史記憶是一種承傳,也是有血有肉的生活印記,從這些記憶找尋到的不止是一堆史實,而是經過提煉出來的集體智慧,讓社會、國家及民族藉此可以續往開來。歷史教育應該是社會的一份執著,尤其是本地歷史更應值得我們的關注。多年來,歷史課程都未有全面而系統地整理香港歷史,本文再藉初中中國歷史課程諮詢之際,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本地史的重要性

大眾談論「六七暴動」片段於警隊網頁被刪減,感到郵筒王室徽章被遮蓋反映了香港人對本地歷史的一份執著,可惜最後又流於政治化的爭論,又或被政客藉機「抽水」來增加政治本錢。但更值得關心的是下一代對香港的歷史到底有多認識?失去歷史記憶的城市前景令人擔憂。絕大部分學生生於斯長於斯,若對本地歷史缺乏認識實在說不過去。試想像50年後,市民對曾經改變香港發展的九七回歸、影響社會面貌的沙士事件及充滿爭論的政制討論與抗爭失去記憶會是如何景象?

1997年的初中課程綱要(下稱課綱)只把香港歷史以年表方式放在課綱後部分讓教師參考,提示教師在適當時候教導學生香港與國史發展的相關性,但又強調不應影響其他課題的教學時間。結果,香港史的教學能否深度地展開就視乎教師的教學熱誠與自覺性罷了。要讓學生認識百多年殖民統治、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轉變、反思本地自身文化價值與特殊性,歷史教育要具有前瞻性的規劃,把香港史融入歷史課程裏。

不過,教師常抱怨課時不足,根本無法仔細施教,如何把香港史融入課綱?事實上,課時是零和遊戲,一科增意味着別科減。客觀而論,本港初中歷史教育課節其實也不少,除中史外還有世界歷史科,若兩科課時可以充分利用,在教學內容上可以更為協調,相信並非不可能完成的目標。學理上,香港作為世界貿易交通中心是世界性的現象,中國政局變化與香港在當中所擔當角色是中港互動性現象,多年英國殖民地發展又是香港的特殊性,因此把香港史放入初中兩科歷史課程非常合適。

再者,古蹟文物、歷史典故、制度源流及一些締造集體回憶的大事件與小故事都是應該被充分利用以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與使命感。况且,學習歷史其實處處逢緣——沙中線的宋元古井、講述建立東華醫院的石碑,乃至各大小墳場的墓碑背後都是香港發展的印記。從所生活的地區出發探究該區背後的歷史脈絡相信能有效地提升學習動機。香港發展迅速,社會不少呼聲要求保留具歷史價值的古蹟,但保育古蹟更要與課程配合,才可讓古蹟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替城市增添人文氣息。作為人文學科的歷史教育不單是學生所需,也是革新社會面貌的不二途徑。面向國際提升競爭力也需要廣闊的人文視野。文化產業的發展與推廣除商業法律專業知識以外,還需要跨文化的溝通能力,對文化具敏銳觀察的判斷力及靈活的適應力,才能在競爭中旗開得勝。認識本土歷史是有效管理本地歷史資產的基礎。

教育局長吳克儉在網誌「局中人語」裏指出:「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不少中史事件均與香港關係密切,現行課程亦載述有關歷史。為了增加學生學習中史的興趣,在中史課程中加強與學生切身的關聯,是值得探討的方向。」這點毋庸置疑,但如何藉認識香港史啟發學生思考香港歷史的多元特性,選材要具專業心思。的確,香港史上不少事件與國家關係密切,但香港史上亦有不少與國家大事雖拉不上關係,但富城市特色的小故事,值得成為新課程的教學課題。

專業規劃香港史課題

1918年一次大戰的尾聲,中國出席巴黎和會的前夕,香港發生了一件不見記入史傳的事件,轟動着整個香港——馬棚大火。賽馬是英國殖民統治時代上流社會的娛樂,是英國人、外國人及上層華人社會的一份社會身分象徵,當年一次意外,觀看賽馬的馬棚倒塌,打翻棚下的熟食檔,於是引來大火,火災燒死中外人士多達600多人,當中不少是社會知名人士,死者燒至煙灰,民眾呼天搶地,欲救無援,情况混亂如人間地獄,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可怕的大火。在今天的銅鑼灣掃桿埔仍留存着很多當時火災的紀念碑等歷史文物,是前人心靈悲傷的紀錄,也為我們思考香港史發展提供珍貴啟示。

火災的救援與善後可以說是大部分由當時的華人慈善組織負責,所說的就是東華醫院與背後的華人領袖。火災反映當時的醫療與喪葬服務嚴重不足,潔淨局的角色與功能仍然有限,於是東院就擔演重要角色,除了安葬死者,還透過多次建醮安魂撫人心,至少到1922年仍有打醮的紀錄。透過這個切入點,教師可以帶出在香港歷史裏擔演過重要角色的華人社團的貢獻,側面窺見英國殖民管治的特色,以及打醮反映中國傳統宗教儀式在香港華人的特殊功能與文化意義,從而導入跨越社會史、文化史及行政管治史的多層面歷史思考,透過小故事、小人物認識香港與中國社會傳統的文化的關係。

香港史研究成果豐碩 不缺資源

香港史研究成果其實也非常豐碩,早年的代表著作如G. B. Endacott及Frank Welsh的同名著作A History of Hong Kong偏重於英國殖民統治的成就,突出港督的行政管治,是殖民史觀的代表作。後來,John Carroll的《香港簡史》提出有別於該等史觀的論述,及近期蔡榮芳又把焦點放在香港史的特殊性上。總之,無論是本港或是海外,政治史還是社會、經濟或文化史都有不少影響力的著作,此外還有多個本地歷史學會及教育團體,要推動兩科歷史的香港史元素,我們絕不缺乏資源。當局可以此來發展教師專業,培訓教師認識不同的史學觀點來配合課綱改革。

讓學生認識香港史,無論是透過認識與國家重大歷史有密切關係的大論述,還是細味動情本土的小故事都可以培育歷史感受。回歸多年,社會不斷變化,古蹟文物及文獻等待着學生探尋,發現歷史真相。總之,把香港史融入歷史課程我們責無旁貸,相信亦是提升學生國際視野,認識香港與中國傳統文化源流,關心本地/地區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

參考文章:

讓歷史教育活起來 ── 寫在初中中國歷史課程諮詢前(一)(文:李維儉)

是時候救救文化史——寫在初中中國歷史課程諮詢前(二)

原文載於《明報》觀點版(2015年11月23日),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河水與井水】一是沒有「一地兩檢」高鐵不可行;二是不容許內地公安在港執法「一地兩檢」不可行。把這兩項加在一起,坊間盛傳的陰謀論就是確鑿的事實:特區政府硬推高鐵就是硬要港人接受公安在港執法。全文: http://bit.ly/1PVjPTo【迫在眉睫】空氣污染,令人類面對二百萬年未有大變局 (文:林超英)http://bit.ly/1Ok0UQu#明報 #明報即時新聞 #明報文摘

Posted by 明報文摘 on Monday, November 23, 2015

相關字詞﹕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