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致癌恐慌】我就從此不吃肉?(文:潘展文) (10:27)

本周初,世界衛生組織(下稱世衛)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最新的專題研究結果,將食用紅肉定為較可能對人類致癌(2A類)的物質,更將加工肉製品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與煙草、酒精及石棉歸為同一類別。世衛此舉動隨即引起肉類供應商及加工肉製品生產商強烈反彈,質疑報告是危言聳聽。

報告中的紅肉泛指所有哺乳類動物的肌肉,當中包括牛肉、豬肉及羊肉,而加工肉製品則包括任何經鹽漬、風乾、發酵、燻製或其他為增加口味或改善保存而處理過的肉類。換句話說,除新鮮魚肉及禽肉外,生活中常見的肉類都是榜上有名的致癌物,試想想今天吃的香腸、火腿或午餐肉都有機會成為明日的致癌元兇,便知報告內容對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有多大的衝擊。莫非我們都要停止吃肉或成為素食者才能遠離癌症?

依科學證據力度分類 非依風險

決定戒掉肉類前,或許我們應先了解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對物質的致癌性所定的標準。現時致癌物可被分為四個類別共五個等級﹕第一類致癌物是指對人類有明確致癌風險的物質;2A及2B類分別是較有可能及有可能的致癌物;第三類即是尚未能確定是否對人體致癌的物質;而最後的第四類則對人體沒有致癌作用的物質。根據此定義,致癌物被歸納為同一類別是基於其科學證據的力度,而並非其致癌的風險水平。因此,今次將加工肉製品列為第一類致癌物主要只是專家小組認為已有足夠證據顯示食用加工肉製品能引發結腸直腸癌,而世衛其後亦就報告作出澄清,指出報告並沒有要求人們停止食用加工肉製品,而是指減少食用可降低患癌的風險。另外,紅肉也有其營養價值,如含豐富的蛋白質、鐵、鋅等礦物質,適量食用對健康有益處。

未淺白演繹 信息重點混亂

然而,今次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食用紅肉及加工肉製品的致癌性評級一事上,反映出將科學證據轉為淺白公共衛生信息的重要性。今次報告一方面急忙將加工肉製品評為具致癌性食物,並指出風險隨着食肉量的上升而增加,但卻不同時就此做出任何健康建議和設定安全的食用水平,媒體只好自行演譯報告內容,信息的重點混亂,造出一片疑惑和恐慌。

除此之外,現時的致癌物類別並沒有指示致癌風險的高低,即使是同一致癌物類別的香煙和加工肉製品,所帶來的健康影響亦難以相提並論。目前,吸煙基本上是已知最主要的致癌風險因素之一,相關的早死風險和發病風險都遠比食用加工肉製品為高,但兩者卻同屬第一類致癌物,希望今次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沒有「好心做壞事」,妨礙到努力多年的控煙工作。

作者為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博士生

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原文刊於明報星期日生活(2015年11月1日)

【齊昕要爆了?】車門關上前,梁唐青儀向齊昕說:「妳返去先,妳唔想我入嚟……」http://bit.ly/1GT5ghx【驚慄萬聖節】梁振英夫婦到海洋公園玩哈囉喂齊昕:叫咗阿媽着龍蝦衫http://bit.ly/1Sfbutf【網民...

Posted by 明報即時新聞 on Saturday, October 31, 2015

相關字詞﹕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