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嘉咸街考古記(下)】民房廢墟 躲在後巷裏(文:陳嘉文) (14:10)

這座倒塌已久的民房廢墟,就是讓羅雅寧一直懸念的地方。我們一行四人,張朝敦這次跟着羅雅寧,終於走對了路,來到已被圍起的廢墟前。廢墟範圍不大,現場遺下幾堵破落的磚牆,還有一道屋外的石樓梯,圍網以外的空間,如今有食肆把它作為後欄,放置食材、器皿。圍網旁還有一道小巷,探身鑽進,原來廢墟一直延伸,可以走進建構物之中,用手摸摸磚牆的質感。建構物有明顯間隔,可以看出這裏原本大概是三間排屋,不過屋頂早塌,上面都長樹了。眼前的建築物未至於宏偉得教人震撼,但這在中環鬧巿中心出現卻無人留意,確是難得一見。

青磚——推斷屬於民國民房

在認識古蹟復修專家王鴻強(強哥)以前,羅雅寧為了追尋這裏的歷史,請教過很多人,可是他們都只有惴測,一直沒有人能給她比較肯定的答案。高添強找來一八七○年閣麟街的黑白照片,說那些現存的磚牆遺址,很可能是照片裏的民房遺蹟。她也曾把照片傳給古蹟辦,當時得到的回覆是,經過比對舊地圖和航空照片,相信這些建構物屬於閣麟街二十七、二十九、三十一、三十三、三十五號一帶的排屋,這些排屋,在一九五五年的地圖上仍可找到,可是在一九六八年的地圖卻只找到其中兩間,而根據這些,還是未能肯定這些建構物的歷史價值。

強哥來到磚牆前,勘察一番,然後說:「估計都是民國時代的民房,一百年左右。肯定是戰前樓。」強哥的判斷,來自這裏一帶的歷史脈絡,還有眼前的青磚、麻石。「用這裏對上的荷李活道差館一帶為例,那個範圍的建築物,由清道光皇帝至民國都有。」

強哥說,歷史建築是否用青磚,可以初步判斷它建成的年代。「青磚的歷史,肯定比紅磚久遠。」在南方建屋,早期是用內地運來的青磚,至後期有本地紅磚可用,就少用青磚了,因為要把南方土壤燒成青磚,工序比紅磚多,這樣成本就貴了。張朝敦看過香港早期的檔案文件,說一八四○、五○年代,香港運鴉片到內地,內地則運青磚南來,強哥認同,「沒錯,這是貿易嘛」。「英軍來港,上岸不久就統計香港有的資源,知道有兩個石礦場,一個石塘嘴、一個鰂魚涌。學師傅話齋,香港,起初只是個島,石就多,哪有資源做磚?又要燒又要搞。早期的磚,是內地運來的青磚。」青磚,顏色灰黑,大小也與紅磚有異,青磚薄一點、長一點,也堅硬一點。強哥用鐵筆在磚上劃了一下,炭灰的;然後用手指挖磚與磚之間的泥,土黃的。「這是黃泥,在未有水泥之前,用糯米水、蔗糖混成,用來黏合。」

麻石做地基 憑砌法研判年份

青磚牆之下,是一堵厚厚的麻石牆。強哥說這是房屋的地基,他們行內人稱之為「草鞋」,「用得麻石做草鞋,這屋的歷史,起碼可以追溯至民國,甚至乎清朝。民國之後,都不用麻石做地基了,改用水泥。水泥的歷史,才大概七十年吧」。他說,建一間屋,底下要先鞏固,「通常會挖通個底,以前會拿大嚿的麻石,坐落去,砌一堵牆,然後再在麻石上砌磚。這屋就是用這方式建」。後來,人們不用麻石,就改用石屎,起鋼筋牆。談到麻石,張朝敦研究不少,說這裏的麻石,表面磨滑,形狀是長條形,可以判斷是很早期的石料,大約是一八五○至六○年代。「一八六○年代過後,麻石開始不做這種表面了,因為工序太多。」可是,這民房該未至於屬於這麼早期的建築物。「麻石的砌法,若是早期的話,石與石之間的隙縫應該很幼細。但這個比較粗糙,是屬於後期的砌法。」為什麼會有矛盾呢?「我的推斷是,這民房是用舊石來砌屋的。」政府憲報裏,有定期拍賣石材的紀錄,石材都是從舊房子拆下來的。「翻用的石,多用來做地基,不用見人嘛。這裏沒有考量,用的石都比較粗糙,是很平民化的房屋。」按此估計,他認為這是一九○○年代左右的建築物。「六○年的石,房屋都要用三四十年,才把石材拆下來賣吧。」他從麻石研判出的年期,與強哥從青磚分析出的年代,不謀而合。

(原文載於2015年10月18日明報星期日生活)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