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嘉咸街考古記(上)】在消失的招牌背後發現失落百年招牌——英記堅炭(文:陳嘉文) (13:57)

早幾天,在秋風送爽的下午,羅雅寧如常走過卑利街。左邊的一排唐樓,人去樓空,賣燈籠的公利行,早已搬走。帆布半掩,殘舊的建築物烏燈黑火,不過,慢着,今天似乎有點不一樣——門外「公利行」的招牌不見了,換成古老的雕刻「英記堅炭」,那是百姓仍然要買炭生火的年代;雕刻之下,門楣隱約看見「筵席專家」的紅字,可以想像,炭舖後來有一段時間改為經營煮食,五○年代,人們有喜慶事,不會上酒樓設宴,大多請筵席專家「到會」或甚至上門煮宴席。

發現古蹟 它能待到明天?

時空突然倒流,羅雅寧從沒想過會在中環看到這種風景,猶如置身隨時有民初人出場的影城之中。她急不及待拿出手機拍照,把相片傳給我,然後我們很快地帶同古蹟復修專家王鴻強(強哥)到現場考察。在這個城巿發現疑似古蹟,動作一定要快,因為我們知道眼前的建築物很可能等不到明天——這估計有近百年歷史的唐樓,因為即將要清拆,外層率先被拆掉,才讓久藏在最底層的原貌重見天日;可是也因為即將要清拆,這古老門牌在已劃為重建區的卑利街,肯定只會曇花一現,隨時消失。

八年前,巿建局公布「卑利街/嘉咸街重建項目」,重建範圍其實不止兩條街,還有結志街、威靈頓街、閣麟街、吉士笠街、士他花利街和乾秀里,覆蓋範圍達五萬七千平方呎,受影響樓宇有三十七幢,項目預計在二○二○年竣工。當時的新聞公布中寫道,牽涉的建築物當中有四幢是戰前舊樓,分別是嘉咸街二十六A至C號三幢,以及永和號雜貨店舊址,巿建局主動提出會盡力保留,至於其他樓宇,當局指大部分建於一九五○代至六○年代。眼前這幢樓屬於什麼年代,還未有文件可以佐證,但這區的戰前建築物,看來不止四幢。

嘉咸街一帶,是香港巿區最早有人聚居的地區之一,歷史可上溯至一八四○年代;這裏的露天街巿,是香港巿區最古老的巿集,香港歷史專家高添強形容,「嘉咸街一帶早自開埠後的三兩年間已有民房和市集,當然後來多次重建。今天的街市歷史其實可追溯到那時,因此歷史已有一百七十年以上」,可以說,嘉咸街打從一開始就是巿場和貿易中心。自中環街巿於二○○三年三月關閉後,嘉咸街更是中環區內唯一街巿。高添強收藏大量舊中環照片,當中可見一八七○年代的閣麟街、一八八○年代的威靈頓街,街道兩旁已建滿民居,所以這裏一帶現存的建築物,像強哥所說的動輒上百年,其實真的不足為奇。

工‧質‧種‧形制‧規格

怎樣知道它是百年唐樓?「表面看,最少九十年歷史,肯定是戰前舊樓。上百年,有什麼出奇?油麻地上海街、廣東道,大把都有一百年。」羅雅寧帶強哥到英記堅炭前,對他為什麼憑肉眼就能判斷這裏有多少年歷史很好奇,我們打的算盤都一樣,希望從強哥身上學來古蹟鑑別的知識,好讓下一回再發現舊建築,也至少不會手足無措無從入手。強哥從事古蹟復修幾十年,起初會落手落腳,由找材料開始,到泥水批盪都親力親為。做保育,他總說有五大原則:工、質、種、形制、規格,全都要考究古蹟的做法,然後盡量用最近似的方法復修,他說,荷李活道警署、魯班廟、港大水務署宿舍,他都有份復修,十年前還到過北京故宮參與復修項目。強哥站在卑利街,背後地盤打樁打得有如天崩地裂,他離遠看進帆布背後的唐樓裏,視線落在二樓的內牆,「哦,是用青磚的,用青磚做夾牆。這幢樓,至少可追溯至民國時代,裏面的間格、物料……單是這個英記堅炭招牌,用得石米,起碼要有七十年歷史的才做到」。字體看上去很工整,是倒模做的?「不,是批出嚟,通常用蠔殼灰發酵,很黏的,撻一堆上去,等到它八成乾,才逐點刮出來。」

「前身是賣最靚的坡柴」

我們在卑利街談得熱烈,為眼前自己有份發掘的歷史而鼓舞,英記堅炭旁、上了年紀的生果店女店東,也走出來湊熱鬧,說她小時候就曾在英記買過炭。「前身是賣柴賣炭的嘛,賣坡柴,新加坡柴呀,是進口貨,最靚的柴,唔係咁輕易燒得起坡炭㗎。」強哥問,老人家兒時也曾光顧過,即是這裏至少有七八十年歷史吧?「一定有!後來炭舖搬去九如坊,就做包辦筵席,再後來就賣燈籠。這種招牌,好難再找到了。」

可是,一切是否都太遲了?重建項目公布八年至今,商戶逐一遷離,嘉咸街與卑利街之間的大廈,一夜倒下,圍板裏只餘一塊空地;英記堅炭,也難免隨時拆樓。「可以要求保留招牌這幾隻字,可以只拆幾隻字下來的,我們這種師傅,可以把它𠝹出嚟,連不連底下的石米也是其次。」雖然「原址保留」的機會似乎很渺茫,但強哥說,拆下來也可以有它的意義。「我做過一間天主教學校,八十幾年歷史,申請重建,重建前,要我把一些舊建築部分拆出來,然後放在新建築物上。好多教會都這樣做,我替它們拆木樓梯,逐塊木牌編號碼。」

城巿裏的歷史,就是這樣一層一層地重見天日。

近二十年,西方國家興起城巿考古的概念,考古遺址,其實不一定在遙遠的荒山野嶺;倫敦、羅馬,歷史動輒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現代城巿之下,就有豐富的歷史古蹟被埋藏。香港雖然開埠僅一百七十年,但在英國人佔領香港之前,香港已有人居住,我們所謂的城巿地區如九龍,地下也有宋朝古井,港島的中環西環,也有好多上百年的建築物。在中區登山扶手電梯旁、閣麟街上,羅雅寧回家時,總在天橋上看到樹叢底下,有一堆荒廢已久、只剩下幾堵磚牆的歷史建構物,她四出請教專家,請教至一個對歷史石建築有研究的朋友,朋友按指示找不到舊牆,卻發現嘉咸街和卑利街路邊保存有香港碩果僅存、完整的百年石水渠,經幾個月研究後,即將向政府申請列為古蹟(詳見頁二)。若依賴政府有工程時無意中發現遺址再保育的方法太被動,民間為何不可以自己古蹟自己救?不能拿起工具在地上掘,就用我們自己的雙眼和意識吧,只要掘,就會有。

(原文載於2015年10月18日明報星期日生活)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