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精讀陶傑〈童屍的邏輯〉(文:曾瑞明) (11:18)

甚少在面書貼上陶傑的文章去批評,也許哀莫大於心死,也許有識之士也早已指出陶文一直存在種種的不負責任。但偶然看到文化界、寫作人卻竟然甚理解、甚欣賞陶傑近期的一篇文章〈童屍的邏輯〉,不由得大驚,頓覺有精讀及解釋的必要。當然,也希望能不投進意氣之爭、啦啦隊式的駡戰。

(1)

「一名三歲難民男童屍擱淺於土耳其沙灘,西方國家震動。蘋果的標題:『歐盟難卸責』。七十年代許多大陸人由后海灣游泳偷渡來香港,流浮山多浮屍擱淺,我也見過。看了這種標題,我以為當年冰島政府還要負責。」

將三歲難民屍擱淺於土耳其沙灘跟流浮山有浮屍擱淺放在一起,巧妙地牽動自身讀者的慣常理解機制︰偷渡客有什麼驚奇?大驚小怪的才是傻子。但偷渡客是否和難民身份相同?兩者的背景是否相似?不說了,反正一說到「大陸人」讀者很容易就無動於衷吧。但根本的反思卻欠奉,為何我們可以對偷渡客沒有任何感通、同情和理解?(這不代表我們要支持偷渡)別忘記,不少上一代人更是從大陸偷渡來港的,他們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人生!

另,陶再把對手推到極端,說責任說到好像風馬牛的冰島政府,以加強無動於衷的合理性。但為何其他政府沒有任何責任?冰島政府為何沒有部份責任?記著,冰島政府有責任不等於只有冰島政府有責任。責任可以共同分擔,這似乎是陶文想也不去想的。

(2)

「男童一家四口,偷渡翻船,一對可愛的小兄弟跟他們的母親都溺斃了,兇手是伊斯蘭國。但連英國人,看到照片也呼籲英國政府增加收留難民。但由邏輯角度,此童、此照、此事,如果導致增加收容,有以下問題。」

筆鋒一轉,以一種同情諒解的態度表示明白照片的威力,但把受照片影響作出行動的歸為感性,自己的觀點則歸為理性,同樣強化無動於衷的合理性︰就是合乎「理性」。

「以感性來看這張照片,只要是一個文明人,都會悲痛。但化悲痛,不是轉為增加收容難民的力度,而是向恐怖勢力發動戰爭。這就是這張照片引申的唯一理性結論。」

(3)

「一,歐洲若增加收容難民,消息會令更多十倍的北非人乘船出海。

二,船民增加,中途翻船風險也增加。因此,更多兒童會遇難。

三,想防止這一點,歐盟政府只有直接派船,直接遠去地中海南岸接渡。這樣,船民不必出海,走過一塊跳板即可。

四,這樣不會再溺斃兒童了,但會有幾多千萬人湧來歐洲?哭童屍的歐洲人都是納稅人,他們收淚之後,想清楚,就會拒絕。

五,最有效的辦法,是美國歐洲派兵去伊拉克剿匪。但西方選民絕對不肯。他們之中的左翼人士,會繼續大罵美國,說布殊的中東政策才是禍害根源。在繼續罵美國的時候,伊斯蘭國學精了,會多放幾具童屍在沙灘。

六,在邏輯上,這時應該將布殊家族抓起來,控告他們戰爭罪,旁及謀殺兒童。但是,今年總統大選,還有一個布殊出線。而且不要忘記,希拉莉當年也投票支持入侵伊拉克,所以連希拉莉也該送法庭。這樣一來,最能入主白宮的,只剩一個杜林普。

這就是邏輯思維。」

將理性和感性簡單對立本來就沒什麼道理。因為那張照片引起更大關注本身也可說明我們的道德感受要由具體的人和事啓發。當然,若有一些人只是虛偽附和,可以批評,但要境界高到看到浮屍都沒有半點感覺才算理性,倒真不合乎人類共通情感。更重要的是,以上六點所謂「邏輯」思維,只是漫畫式的speculation,隨意滑坡,說到最後竟然是杜林普入主白宮,幾乎世界未日。有娛樂性但談不上什麼邏輯必然。

第一點、歐洲收容難民會否令吸引更多難民?會不會是十倍?這本身是經驗命題,需要實質支持。而且,收容是否可以有更多的設定?比如暫時收容、識別機制、甚至有條件收容等等。如果這些具體細節都不談,等於那種只不斷重複的說那些增加綜援金額會吸引更多「懶人」,但卻對有需要的人視而不見,也沒有認真考慮其他濫用福利的監察或懲罰的機制。

第三、四點純粹修辭,不討論。

究竟收容難民會否好心做壞事?那我們要問怎樣才算好心做好事?讓難民全葬身海裏收阻嚇作用?如有實質的建議當然可以討論。但把好心簡單地歸為做壞事,並且建基於一些沒根據的設想,似乎又只是為對難民無動於衷服務。

第二點,正本歸源是否要終止戰爭?這當然是。但難民已在國境附近,已成了一個行動不行動的問題。問罪當然可以,但這不是對難民無動於衷,視而不見的理由。選項不是要麼發動戰爭,要麼接收難民,兩者並行也可以。追緝蛇頭也是可以做的。但各種行動的代價必然是大的,但也總比合理化視而不見為好。

(4)

「如果歐洲怕戰爭,那就準備增加開支,增加收容難民。兒童的屍體,特別觸動心靈,你不可以只收容兒童。但記住:成人的難民之中,必有恐怖分子臥底。」

這句話多可怕。如果用臥底論來反對收容,那麼所有國家都要關閉邊界,不但移民、旅遊、觀光、留學都要終止了。因為「這些人之中,必有恐怖分子臥底。」

(5)

「二十世紀初,當英國佔有星馬,當台灣還是日本的殖民地,沒有馬來和台灣難民爭相出海,郭鶴年、辜振甫,有許多華人因貿易做了富豪;但如果一九六七年毛澤東成功「解放」台灣,台灣人都會爭相偷渡來英殖的香港,浮屍可以填滿半個台海。」

最後一段還把動員對「殖民的戀戀不捨」,祭出善治的殖民者想像,各種論述武器都出動了,都是用來推搪人道救援責任,這真是令本來思想上就不想幫難民的讀者看得極其舒服了。陶傑的意思是應該要好好管治自己的國家,有亂了,不關我們的事。管你是殖民管治,也可以活得好好的。但是,他又沒有探討難民的國家管治失效的眾多因素?真的是難民要承擔全部責任?最後一句或能牽動反共情緒,但究竟有什麼實質意思?不明。

「說到這裏,又有人的弱小民族感情受損害了,要咆哮了,對不?但這是事實、真相、邏輯、理性。我當年在流浮山的泥灘見到浮屍,我沒有怪冰島,我記得那天我在流浮山吃了半條新鮮味美的星斑。 」

這種句子,不但違反寫作倫理,更腐蝕人性基本關懷和惻隱之心。如果這也叫「理性」,實在羞辱了這個字眼。理性如果沒有對人的關懷在背後,只是服務自己自私自利的可怕工具,它既欺騙別人,也欺騙自己。

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掌握最新消息,請Like「明報即時新聞」fb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mingpaoinews

 

【心寒】不管什麼原因,都不可能對妹妹狠下毒手吧...詳情:http://bit.ly/1i8Xi97【全家虐待 7歲女恐變植物人 滿身褥瘡壞疽瘦如柴 警拘父母兩姊】http://goo.gl/517ChR【7歲輕如3歲童 劣况料持續...

Posted by 明報即時新聞 on 2015年9月7日

相關字詞﹕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