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經濟

【羅仕揚blog】致一眾DSE狀元 ibank裏的洗盡鉛華 (16:22)

會考放榜,更正,是中學文憑試放榜才對。離開了校園,現在連中學要修讀幾多科、考幾多個公開試也不是太清楚,更遑論甚麼5**、5*等成績評分方法。真的很不明白考評局為甚麼要將大家一聽就明的ABCDE,改成甚麼345,除了混淆視聽外,我實在想不出有其他效用。說回正話,每年放榜,十優狀元,更正,是7個5**狀元,必定被傳媒爭相報道。家世背景、讀書心得、生活軼事,再加上近年最關注的政治取向,都是記者感興趣的話題,還有必定會問及的,就是狀元們的理想職業。

令人欣慰的,是醫生依然是王道,今年似乎聽不到有狀元計劃修讀GBUS、精算,打算將來投身投資銀行。記得某一年,多個公開試狀元均表示對投行工作趨之若鶩,我不知他們成功了沒有,又或許當年對記者的侃侃而談只是純粹「吹水」,轉眼已將之拋諸腦後。然而年輕人對投行工作的熱情不減,每年依然有大量金融相關學系畢業的同學,帶著對投行的憧憬,前仆後繼地為目標而努力。

「甚麼?不是已經簽約了嗎?可以這樣做嗎?」Osmond驚訝的對著手機說,瞬間擴大的聲線嚇呆了周圍的同學。「是的,由於你的Offer已經被Withdraw,我們會根據合約,向你賠償一個月通知金。」電話另一邊傳來的聲線很溫柔,但Osmond聽來卻如入冷窖。同學間似乎都猜測到發生了甚麼事,但又不想「太odd」,紛紛扮作若無其事,遺下Osmond獨自鬱鬱寡歡。難得的大學同學畢業聚餐,失卻了原先歡樂的氛圍。事隔七年,此情此景至今仍然歷歷在目。

大學畢業的那一年,是金融海嘯爆發的那一年,六、七月前雖然說不上是欣欣向榮,但北京奧運舉行在即,次按問題影響似乎有限,麻醉太平下,企業仍願意招聘大學畢業生。當年大學仍是三年制,Year 3新學年一開始,各大企業、金融機構已舉辦一場又一場的Recruitment Talk。從Intern歸來的Final Year同學,抱著「十年磨一劍」的決心,施盡混身解數去血拼一輪又一輪的面試,成王敗寇,得Offer得天下。三月中,Osmond獲得某投行的聘書,身為同學的我也為他感到高興。

轉眼間到了八月,金融業的情況急轉直下,投行雷曼兄弟危在旦夕,倒閉似乎是早晚的事。金融機構為求自保,開始以各種方式削減成本,裁員固然是方法之一,但節流要節的,還有未來的流,Offer Withdrawal在08年雖然說不上非常common,但在同學之間也屢有發生。有些三、四月前已經獲得了Conditional Offer的同學,在期終考試或遞交Final Year Project後,打算去個Grad Trip回來再踏入人生新階段,然而還未從外地歸來,已經接觸到金融界最冷酷無情的一面,HR的致電有如死神到訪,已到手的聘書突然失去,這群社會新鮮人霎時「晴天Pig Pig」。更悲涼的是原本有幾個Offer在手的資優生,千挑萬選下接納的Offer最終竟然被Withdraw,時值八月尾、九月初,早前拒絕的公司已經另聘新人,而海嘯當前,投行亦不會輕易再增Headcount,埋怨自己做錯決定?還是恥笑自己很傻很天真?欲哭無淚的這群人,又可以做甚麼?

那一年,投行步入了寒冬,華爾街五大投行或倒閉或被收購,一年內五間倒下了三間。那一年,美國聯儲局接納了高盛及大摩的申請,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並可設立吸納存款的商業銀行,純投行經營模式從此變成歷史。那一年,金融機構大舉裁員,昔日的投行天之嬌子,碰上了人生從未遇過的挫敗,頓感茫然若失。有些人,可能覺得那一年不堪回首,也有些人,已記不起那一年究竟是如何捱過,還有些悲觀的人,當時可能覺得投行已日落西山,是面臨被淘汰的夕陽行業。

 

然而,一日未正式宣布「摺枱」,工作還需要有人做。即使殘存的員工如何「一個打十個」,總要有工兵做些junior工作,即使關羽再世,要水淹七軍也需要關平、周倉吧。可外判的,早已在千禧年伊始已逐步外判,而且MO、BO工序尚可外判,但FO又如何外判呢?難度你要外判員工坐盤、sell客?合約制員工乘勢而起,成為投行的新常態。

大學畢業的新鮮人「膽正命平」,給予正職Analyst Grade一半的薪水,就可聘請到這群落難的金融系畢業生。合約制具有彈性,一年可以,半年可以,甚至三個月也可以,完約後不用給予遣散費,被Withdraw Offer的畢業生可獲得工作經驗,投行也可獲得臨時替工。合約制員工不用提供花紅,醫療福利亦只需提供最基本的,年假一年十日已經足夠。即使合約員工在背後一般都會「數臭」僱主涼薄、刻毒,但老闆只求有人完成Daily Task,無須閣下謝主隆恩,各取所需下,合約制逐步由聘請Fresh Grad,擴展到聘請由其他投行裁出來的Associate Grade員工,漸漸在某些行的某些枱,更出現Perm (Permanent Staff,即全職永久性員工)和Contract各佔一半的情況,形成分庭抗禮之勢。

Contract之所以甘心做Contract,除了騎牛搵馬,有總好過無的心態外,還普遍懷著一個夢,一個轉Perm的夢。如果市況突然好轉,所從屬的枱突然可以增加Headcount,已經「做慣做熟」的合約制員工,不是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嗎?如果有Perm辭職跳糟,合約制員工不是最佳替補嗎?這些年,總有些人等到,也有些人等不到,轉行(其他投行)、轉行(其他行業)絡繹不絕,面孔亦換了一張又一張。

失卻投行Offer的Osmond,他選擇了當合約員工嗎?不是,他短時間內已找到一間Second-Tier會計師行工作,一年後再跳糟到Big 4,然後又過三、四年,跨過了QP幾張Paper,獲得了CPA Chartered,再在去年轉職到一間中資券商的Corp Fin部門,算是圓了他的投行夢。年初農曆新年後,同學聚會再碰到他,閒聊起行業的近況。

「Louis我怎及得你?你是真真正正在投資銀行工作,而我呢?只是券商,『掹車邊』叫作投行而已。」Osmond或許是謙遜,但他的誠懇,令我聽起來半點也不覺得苦澀,反而覺得自己說他圓了投行夢是小看了他。潮流興說「鉛」,對,那是一種看開了,已經洗盡鉛華的感覺。投行,只是工作,不是身份。

 

羅仕揚Louis Law——Trading Floor說故事

​任職令人稱羨的歐資投資銀行,見盡金融界內大大小小的光怪陸離事,卻自稱只是塵世中一個迷途小書僮,只想切切實實地說一個又一個Trading Floor的故事。

 

【雙局長被辭之謎】 回顧「雙局長被辭」的關鍵日子(見內文)。特首由上京見張德江,到炒去根正苗紅的曾德成,應正亮覺得,梁特最強調自己仍得到中央高度信任。奇怪的是,內地有冇省長或市長,天天重申自己獲中央肯定?http://bit.ly/1RSpAEs【關注政經 明報財經 mpfinance】#明報 #明報即時新聞 #明報財經

Posted by 明報財經 mpfinance on Wednesday, July 22, 2015

上 / 下一篇新聞